或沦为市场竞争看客 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已日渐演变成一场综合实力的比拼,如华为、中兴通讯、酷派加码扩展运营商与电商渠道,并打造自己的多元化生态系统。而缺乏先天基因的同洲电子纵使赤膊上阵,恐怕也难以招架主流品牌的冲击。对此,业界预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未来能存活下来的国产厂商或仅仅几家而已。 对于以机顶盒业务起家的同洲电子来说,缺乏手机基因,而且在产品营销渠道上一直存在短板,此次发布的4G手机支持移动TD-LTE网络,但未能获得中国移动的合约定制;其他厂商所集中发力的电商平台,也基本少见同洲手机的身影,线下的电子卖场同样少有同洲手机的专门柜台。 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同洲电子在渠道的短板长期未能解决,最早可追溯至2009年其首次进军手机市场之时。此外,同洲始终未能形成在手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同洲电子很可能将沦为看客。 业界专家认为,就目前来讲,国产厂商的第一、二梯队基本形成,包括“中华酷联”,以及小米、TCL通讯、金立、OPPO、vivo等。不过,号称“4G元年”的2014年,被众多厂商视为弯道超车、重新排座次的关键一年,这些位居前列的厂商也无法保证笑到最终,更遑论内功不足的同洲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