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指出的是,智能手机将不再是一个利润丰厚的市场。未来全球智能手机的增长空间,主要来自相对贫穷的国家,消费者无力购买苹果和三星的高端手机,他们需要的是价格低廉的中低端手机,这不仅会拉低智能手机的整体售价,使得厂商盈利变得更难。IDC预测说,2018年,智能手机平均价格仅为260美元,远远低于2013年的335美元。 对于电脑巨头惠普而言,智能手机的放缓,来的不是时候。就在今年一月份,惠普重返智能手机市场,在印度推出了两款六寸和七寸平板的“平板手机”,销量如何还不得而知。 多年前,惠普依靠收购的Palm公司的技术,进入智能手机市场,但是遭到失败。IDC分析师雷斯(Ryan-Reith)表示,不幸的是,惠普的决策者,搞砸了智能手机计划,如今又决定再度进入手机市场,不过这总比没有强。 智能手机放缓,产业上游的厂商也将遭到波及。比如廉价手机使用的芯片性能较弱,这会影响到芯片产业。二月份,英国ARM公司透露,高端手机芯片业务,出现了收入增速下滑。 对于另外一家芯片巨头英特尔而言,智能手机增速放缓,也不是好征兆。和惠普、宏基等厂商一样,英特尔也出现了“巨人转身慢”的弊端,直到不久前,才开始进入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不过,英特尔表示,对于手机芯片业务的盈利,仍保持信心。 英特尔发言人沃克(Cara-Walker)表示,计算设备成本的逐步下降,这已经成为行业常态,“这对于消费者和作为制造业领袖的英特尔,是一个好事,我们将会聚焦成本控制、创新,以及发挥制造优势。” 在全球排名前五的电脑厂商中,联想在移动设备转型上,已经领先一步。在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联想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商,此外获得了进入北美市场的“品牌敲门砖”。联想希望能够复制收购IBM电脑业务的成功,这也是促使其收购摩托罗拉品牌的重要原因之一。 退市的戴尔,逐渐放弃消费产品领域,转而学习IBM,关注企业IT服务和企业硬件。 另外两家宏基和华硕,到目前为止均已经推出了智能手机和平板,不过在移动设备市场,两家台湾电脑厂商基本还处在边缘化的地位。 摩根大通银行最近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显示出电脑市场的特征:增速开始放缓,厂商出现收购兼并的整合浪潮,另外技术差异化越来越少,产品雷同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