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莎士比亚的名句。 盗版?正版?用户面对着两个抉择,究竟如何去选择?这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盗版——伴随中国软件产业多年的一颗毒瘤。 根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目前软件盗版的主要形式包括:盗版光盘、预装盗版软件、用户间相互拷贝及超许可范围使用、利用互联网传播等。 有数据表明,相比较个人而言,盗版行为对企业的影响程度相差无几,而以往比较突出的“盗版光盘”,则被“用户间相互拷贝及超许可范围使用”所取代。 这颗毒瘤已经影响到了中国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盗版的存在,让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被破坏,盗版者攫取了被盗版软件企业的利益,影响了其他软件企业,特别是挤压了中、小软件企业的生存空间。 治理盗版是促进软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唯一途径。 小光盘引发大问题 今年6月份,商务部、国家版权局、海关总署、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组成的中国谈判小组飞抵日内瓦,与美国贸易谈判小组展开为期四天的磋商。谈判的主题依旧是“知识产权”。 中国加入WTO几年来,“知识产权”依然是个让人头疼手的问题。而盗版则是所有知识产权问题中最严重的一个。 事实上,中国是世界上侵权盗版的最大受害国。国家版权局新闻发言人王自强说:“侵权盗版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了我国的产业发展,影响了我国的财政税收,损害我们国家形象。” 对此,政府正在加快相关政策的成型。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蒋志培指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正在加快制定中,预期今年就会出台。”。 同样在6月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在中国正式生效。 站在打击盗版的第一线,公安机关任重道远。面对产业化、全球化、隐蔽化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活动,2006年以来,我国的公安机关探索制定了“精确打击”和“全程打击”的执法策略,不断拓宽情报信息渠道,实现了从“抄查”到“侦查”、从“被动等案”向“主动找案”的巨大转变,取得的成效喜人。 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许超表示,近年来我国的软件盗版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各级政府率先使用正版软件,以及推行预装正版软件措施后,对规范软件市场和打击盗版产生了积极效果。 来自信息产业部电子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软件盗版率正在以每年2%左右的速度递减。 通过政府的不懈努力,软件产业发展环境也得到了逐步的改善,国内外软件企业在我国的销售额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 毕竟,中国软件正版化的工作其实已经开展多年,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形势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