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之前的配置中你已经选择了默认的启动系统, 这里会在倒数后自动启动它。如果你没有选择默认的系统, BerryBoot会停在这里窗口直到用户做出选择要启动的系统。默认的倒数时间长度为10秒。 如果你想更改默认的倒数时间长度的话可以在这里点击右下角的编辑菜单(Edit menu)按钮, BerryBoot会转向menu editor窗口。点击右上角的高级配置(Advanced Configuration)按钮,编辑uEnv.txt文件中‘bootmenutimeout’的值。 无论你是否改变这个值,BerryBoot menu总会你在你启动,关闭或是重启树莓派时最先看到。你可以通过键盘,鼠标来选择要启动的系统版本。如果你将树莓派通过HDMI线连上家中的支持
手动添加系统到BerryBoot系统启动项中当你只是使用那些BerryBoot中自带的镜像linux系统版本时,比如Raspbian和Puppy Linux, 安装只是简单的点击和选择确认。如果你想试一些非常规的新系统可能就会变得有些棘手。 在BerryBoot中添加新的linux系统版本时,需要先用SquashFS编译这个linux系统并获得它的镜像文件.IMG。你可以通过以下的三种方式获得这个文件。 首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BerryBoot官网中获取那些没有正式添加到安装文件中的linux系统镜像文件, 这些文件可以从这里获得,这些镜像文件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通过SquashFS的编译。 其次,在BerryBoot官网上没有的但是在树莓派的官网上提供的linux系统镜像文件,同样的可以不通过SquashFS的编译直接使用添加到BerryBoot中。 最后,例如像Raspbmc这样的需要用户使用安装工具直接下载到树莓派上并在树莓派上进行安装的linux版本。你需要创建一个SD卡的镜像文件来添加到BerryBoot中,如何创建一个卡的镜像文件点击这里。 对于.IMG格式的文件添加(无论是下载的还是创建的),你都需要通过linux系统来使用SquashFS先进行编译。因为SquashFS只有在linux的系统下运行最为稳定,所以这里我们也只介绍在linux系统下如何使用SquashFS。 如果你现在用的linux版本中没有安装SquashFS, 在terminal里面输入以下指令下载并安装SquashFS: 这之后,我们可以回到温馨可爱的BerryBoot的图形界面了。无论你是下载的已经处理好的.IMG文件还是自己创建的独有的.IMG文件,现在是时候将它们添加到BerryBoot中了。 连接上存有新建的.IMG文件的存储设备(若是SD卡,请连接相应的读卡器)到树莓派上或是连接到USB扩展器上。 启动含有BerryBoot SD卡的树莓派,在启动选择菜单里面,选择编辑(Edit)启动BerryBoot的menu editor。 如图所示,就可以添加你新建的.IMG文件了。 选择Copy OS from USB stick(从USB设备中拷贝系统), 随后.IMG文件选择窗口就会弹出: 你可能会注意到在最底层文件类型的选择上会有些奇怪的扩展名(.img128, .img192)。当生成添加到BerryBoot的镜像文件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文件的扩展名为128/192/224/240来指示BerryBoot你想要分配哪块内存区域给这个新添加的系统。如果你没有特意指定也不用担心,你同样可以在BerryBoot的menu editor的Edit选项里面进行内存分布的设定。 当你选择并打开你新建的.IMG文件后就可以暂时放松一下了,.IMG文件在这个时候会被解包并安装。这之后,你会在BerryBoot的menu editor中看到新添加的系统: 成功!现在我们快速的回顾一下这个章节,三种获取.IMG文件并放入BerryBoot的方法(从最稳定的版本到相对不太稳定的版本):从BerryBoot的官网上获取的但是不在BerryBoot安装包中的linux版本,通过SquashFS处理现有.IMG文件,或是先建立SD卡中现有的系统的.IMG文件,再经过SquashFS处理。当然越是不太被官网认定的版本越容易出现棘手的问题。我们的项目开发一员Sam Nazarko就遇到过一个问题,在使用SquashFS重建Raspbmc的.IMG文时系统就崩溃了。所以读者在自己试验的同时也要留个心(无论结果怎么都请留个言,这将对后面想要尝试应用BerryBoot的同学有很大的帮助) 原文链接: Jason Fitzpatrick 翻译: 极客范 - tien 译文链接: http://www.geekfan.net/52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