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LUPA开源社区 首页 IT综合资讯 查看内容

中国互联网金融:浪潮还是浪花?

2014-1-6 09:50|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2972| 评论: 0|原作者: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杨涛|来自: 搜狐IT

摘要:   当前,沃克尔规则正在把多德•弗兰克金融改革法案带给华尔街的“紧箍咒”进一步落实,欧盟正在通过限制大银行自营和金融交易税来遏制系统性风 险,发达经济体对于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的清算开始加码。在复苏趋势 ...


  2013年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带有“元年”特色


  有鉴于此,我们对照来看2013年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活动,可以分门别类地有所观察。


  其一,与资金及金融资源配置相关的互联网金融,是公众最为关注的,也是最为活跃、潜在问题最多的。其中,各式各样的P2P网络借贷是聚焦的热 点。当然,作为多年前源于欧美的舶来品,中国的P2P网贷企业已经衍生出五花八门的模式,大部分与互联网金融精神与实质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属于披上互联网 金融“马甲”的本土模式。无论是P2P网贷还是众筹,其本质都是试图运用互联网的渠道与信息对接,实现对传统金融体系的“脱媒”,由资金供给和需求者直接 进行资金转移。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债权交易,强调“点对点”,通常需要有网贷平台来梳理和甄别信息,后者则是股权交易,强调“一对多”,由创业者通 过网络来发布筹资信息。从本质上看,源于欧美的这些模式,都属于充分运用市场自发动力的新型直接融资模式。


  反过来看中国的情况。首先,大多数的P2P网贷平台都不是作为信息中介,而是或多或少介入到资金供求的债权债务关系之中,体现出间接融资的特 点。除了早期刻意模仿欧美模式的企业,后期有大量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私募基金和民间融资组织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其中,甚至还有许多基于非法集 资、乃至诈骗的组织也来趟浑水。在“鱼龙混杂”的行业生态中,显现出劣币驱逐良币的格局。当P2P网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时,当各种各样的口号蛊惑人心 时,如果去除了互联网金融的光鲜外衣,许多这类企业还能剩下什么呢?


  其次,中国的众筹融资发展,也遇到制度方面的障碍。如按照证券法,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或者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的,都属于公 开发行,都需要经过证券监管部门的核准才可。在监管把握中,很多众筹平台都刻意规避红线约束,而平台项目的回报内容不能是股权、债券、分红、利息形式等。 虽然有少数众筹项目仍然试图突破股权融资的障碍,但是多数却由于政策不明朗,越来越像是推广平台。当然随着欧美的制度突破借鉴,以及中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 革带来的证券法修改可能,这类模式的前景依然可期。


  此外,除了上述两种典型基于互联网的资金配置模式,其余多数是原有的资金配置模式的进一步延伸。例如,如同阿里巴巴的余额宝,本质上是把货币市 场基金的投资,与互联网支付有效结合起来,并且运用了支付宝的“备付金”账户的结算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货币市场基金的销售渠道和功能内涵。实际 上,多数其它各类金融产品与互联网企业的结合模式,都属于渠道的网络化,加上服务功能的整合、投资者门槛的降低,并实现了商业服务与金融服务功能的融合。 然而,就提供高回报的投资收益率来说,其可持续性令人质疑。


  其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现代支付清算体系的效率不断提高,以非金融机构支付为代表的零售支付融入人们的生活。通过研究发现,支付体系的变 化与GDP和CPI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而且能够通过大额资金流动,对于区域经济与金融格局产生影响,还可以对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 目标等有所影响,成为央行追求金融稳定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当然,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是零售支付的环节。第三方支付企业及其支付产品的发展,使得居民在支付环节能够享受更加便利的服务,甚至与 更复杂的金融服务打包体验。随着技术的演进,零售支付的变化会进一步突破互联网的传统范畴,而向移动终端、移动网络支付进行靠拢,这也使得零售支付更加转 向客户需求导向创新的时代。同时,在大额资金支付方面,技术发展在于推动整体支付清算体系的统一性和顺畅性,并且能够服务于货币政策操作与金融国际化的要 求。


  其三,互联网使得金融风险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一是,对于系统性风险控制来说,互联网时代产生了更多不确定性,尤其是资本市场的高频交易融资带来 风险的迅速爆发,这在包括“光大乌龙指事件”在内的各种股市乌龙背后,就可以得到印证。二是,从个别金融产品交易的视角来看,互联网虽然使得风险对冲需求 下降,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各类资金配置型金融活动的风险要素,只是重组了风险与收益的结构特点。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很多互联网金融创新反而是以承受 更高的风险,来换取服务便利、资金的可得性。三是,互联网还没有改变现有保险、担保等风险分散机制的内在特质,只是增加了新的渠道、产品、信息组织或业务 组织形式。


  其四,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管理出现重大变革。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能够发掘和集聚全新的信息资讯,而在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的保障 下,又可以低成本地建设金融交易信息基础。实际上,基于互联网数据挖掘而产生的征信手段创新,能够培育新的信贷客户。从此意义上讲,互联网有助于以信息支 撑新型信用体系的建设。例如,互联网金融企业之所以能够做好小微企业贷款,是因为对于小企业来说,由于缺乏信用评估和抵押物,往往难以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 融资支持,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通过互联网的数据发掘,可以充分展现小企业的“虚拟”行为轨迹,从中找出评估其信用的基础数据及模式,由此为小微企业信用 融资创造条件。同时也要注意的是,互联网的大数据信息,短期内无法突破社会制度“软”环境的约束,如果普遍产生的都是存在虚假质疑的数据,那么“大数据” 只能带来更大的信用风险扭曲。对此,除了长期内推动信用体系建设,短期内推动信息“公开透明”,是唯一可选的办法。


  互联网对传统金融的颠覆仍还是梦想


  面对日益火爆、乃至出现“审美疲劳”的互联网金融,可能很多人都心存疑问,究竟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归根结底,有几方面的因素不容忽视。


  首先,对传统金融体系的不满,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热情起到支撑作用。虽然近年来中国金融体系发展迅速,但无论是商业银行难以放下的傲慢心态,还是 股市的“赌场”效应,都使得许多实体部门主体怀有怨言。一方面,多数资金供给者,难以找到有效的投资产品、财富管理渠道、资产配置模式;另一方面,大量的 资金需求者,包括小微企业和居民,仍然难以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在这种金融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的前提下,互联网金融的“横空出世”与铺天盖地的宣传,激发 了国人对于传统金融体系脱离实体的不满,也为满足其迫切的金融需求既提供了可行的模式,又“画了新的大饼”。


  其次,民间资本的积累与投资热点缺乏,共同为互联网金融推波助澜。近年来中国民间财富的积累迅速,而各种各样的资金也流入到“民间资本”的大范 畴里,共同形成拥有短期逐利性的“热钱”。同时,实体部门的生产效率下降、边际资本收益率增长乏力,以及金融投资市场的容纳力有限,都使得大量“饥渴”的 资金期望寻找新的“蓝海”。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处于金融活动的“边缘地带”、拥有监管部门相对“友好”的观望态度、概念模糊到能够融 合众多业态与商业模式、能够抓住具有创新和探索心态的新一代金融消费者等,这些元素都使得互联网金融成为资本追逐的“宠儿”。在日益浮现的泡沫中,正如 2000年的互联网热潮一样,所有投资者都相信自己比别人更聪明,不会成为退潮后的“裸泳者”。


  最后,实体部门的金融热情不断提升,传统金融部门的边界在变得模糊。与西方产生于“大树下”的草根金融,逐渐演变为“高富帅”有所不同,中国的 金融体系一开始就是在“顶层设计”下完成的,是自上而下推动发展的,长期形成了“高高在上”的心态。然而,各国金融发展更多是根源于实体部门的内生性特 征,如信用卡的发行、证券化的创新等,在许多国家最早都是实体企业自发推动的。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的飞跃、服务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提升等, 由此使得各类具有产业链集中性特征的新型企业出现,并且有可能、高效率、风险可控地自发提供或发掘金融资源,不再必须完全依靠传统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这 种根植于实体部门需求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往往是相对健康的,也是最有生命力的。


  需要注意的是,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口号之一是使得传统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走下神坛”,但要同时避免制造新的“金融神话”。一方面,金融业毕竟不 是人人都能涉足的领域,金融产品也不是人人都能卖的“大白菜”,它需要有特定的专业技术、行业积累与监管环境。另一方面,迄今为止,在全球金融发展中,我 们脑海中定义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并未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替代传统金融的体系架构,只是出现了一些新的金融功能实现形式、一些新的金融组织与产品模式。


  虽然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炒得火爆,但是借鉴国外经验方面的相关素材却非常乏善可陈。无论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欧美P2P网络借贷企业,还是在美国日益 兴盛的众筹融资,以及让人捉摸不透的比特币,还是昙花一现的{敏感词}银行、PAYPAL版“余额宝”等,都只是金融发展中的朵朵“浪花”,而未呈现出所谓的浪 潮。恐怕对于多数欧美金融从业者或研究者来说,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还是“一头雾水”,更多是从中国的媒体才看到。可以说,在多数金融发展与竞争相对完全 的经济体,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或者早就是传统金融体系的一种演变,如金融电子化,或者只是多元化金融体系中一点补充或新意,如P2P网贷等。可以预 期,互联网对金融体系的颠覆性改变,还只是一个梦想。当然,我们不否认将来的可能性,但其前提是整个经济与社会组织模式的进一步虚拟化、网络化,以及政府 及央行地位的普遍削弱。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