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29日,为了庆祝天才画家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诞辰152周年,谷歌首次以后印象派绘画风格对外展示了自己的Logo。 2006年1月4日,谷歌以盲字印刷的格式来庆祝路易斯-布莱叶(Louis Braille)诞辰107周年。布莱叶是一位法国盲人少年,他在盲人学校制作了第一个字母,起名为盲人点子法。1829年他提出了他的公用码,并为使该码被人们接受而进行了斗争。但是,布莱叶在1852年年仅42岁时便去世了,但他的编码在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力。 2008年9月10日的谷歌涂鸦主要是为了庆祝大型强子对撞器(Large Hadron Collider)在当天开始试运转。大型强子对撞器是一座位于瑞士日内瓦近郊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对撞型粒子加速器,作为国际高能物理学研究之用。该对撞机在2008年9月10日开始试运转,成功地维持了两质子束在轨道中运行,并且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设施。 2008年7月29日的谷歌涂鸦是为了庆祝美国宇航局成立50周年。事实上,这一机构的成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美国在冷战时期同前苏联太空竞赛的一个间接反映。在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人类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史普尼克1号”(Sputnik 1),也由此使其在太空竞赛上暂时取得了绝对领先。 2008年3月16日,谷歌涂鸦以镭射的形式来体现自己的Logo,这主要是为了庆祝著名物理学家希欧多尔-梅曼(Theodore Maiman)利用合成红宝石晶体发现镭射激光40周年。 2008年3月26日,为了庆祝由东京大学物理系后藤荣一(Hidetosi Takahasi)教授实验室于1958年3月发明的“变参数元件计算机PC-1”。谷歌将自己Logo替换成了大型计算机的模样。“变参数元件计算机PC-1”是后藤荣一博士于1954年作为一名研究生所发明的,它廉价可信赖,并在当时日本被广泛应用,直到在以晶体管为元件的更快的计算机出现才逐渐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