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Android五年获肯定Firefox力求新突破 最新版本Firefox 24目前已经登陆Windows、Mac、Linux和Android平台,在桌面模式下能够轻松快速关闭所选定的标签页,此外在Android平台上支持NFC分享和WebRTC。尽管对于桌面用户来说Firefox 24并不是非常巨大的更新,但是却有很多值得让我们注意的变化。 首先OS X10.7或更高版本的Mac用户采用了新的滚动条样式,此外新的社交功能能够让消费者单独将对话框拉出来显示,然后更加轻松的进行聊天。而桌面上最大的改变在于只要点击一下“to the right”就能实现关闭所有标签页。 在当前应用才是王道的移动平台发展背景下所有移动系统商都不断积极推进应用的丰富,在市面上已经推出多款Firefox OS设备之后,Mozilla今天宣布进入“第二阶段”来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成长。 本阶段对象并不仅仅面向专门开发Firefox OS应用的开发者,任何成功研发并已经上架的HTML5网页应用开发者只需要向Mozilla提供链接证明,就能免费获得一台Firefox OS开发机Keon,开发者可以在上面研发更多有趣的本地应用。 Mozilla现在对于开发其移动设备市场的Firefox OS可谓不遗余力,显然Mozilla需要做的还有将系统应用市场打造得更加丰满。Firefox OS团队最近就展示了新的Firefox Marketplace应用市场雏形,其中添加了一些社交元素,“应用发现”应当也会成为新市场的功能之一。更多相关介绍本次专辑将为大家带来…… 9月24日,谷歌开源系统Android迎来了它5岁的生日。当时,谷歌公司还一起发布了首款运行该系统的智能手机--T-Mobile G1。而G1作为第一款运行基于Linux的Android系统的商用手机,取得了不俗的销量。那天,谷歌的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双双出现在了产品的发布会上。 G1配有电容式触控屏幕、物理键盘和轨迹球,运行代号“甜甜圈”(Donut)的Android 1.6系统。它本身算不上一款开天辟地的革命性产品,但是它具备电子邮件、Google地图、移动网络浏览等丰富功能,显示出了Android的巨大发展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谷歌只是会推出一款手机而已,令他们完全没有料到的是,这家公司最终选择了推出移动开源操作系统。而事实证明谷歌的这一选择是正确的--G1早已消失匿迹,而Android却在现今的移动操作系统市场中扮演着不可获取、及其重要的角色。从那时到现在,这个系统已经在数十亿台设备上运行,它不仅仅包括了手机、平板,而且它还成功地进军了相机、电视、智能手表以及游戏等领域。 本周是Android问世的5周年纪念,而最新的Android 4.4 KitKat预计也将在下个月发布。新版系统当中都会加入哪些内容?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从最近不断曝光的一些线索当中,我们还是能够看到不少蛛丝马迹。 Android的发展可以说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料,五年的时间Android在移动领域可谓风光无限。有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Android手机占据了智能手机系统绝对优势,其中入网款式占比97.7%,出货量占比达85.3%。目前超过50%的智能手机都搭载了 Android这一开源系统。国内市场,HTC、中兴、酷派这些曾经Windows Mobile的拥趸,哪一个不向谷歌投怀送抱,保留几款Windows手机,算是给昔日伙伴的面子,美其名曰“战略平衡”。而在其他智能设备领域,Android也正成为业界的宠儿。未来五年,Android会有怎样的表现?让我们一起期待。 开源技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不可攀,会逐渐从IT行业的创新工具变成普通民众的日用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开放标准的普及和虚拟化技术的应用等诸多IT新领域的创新及拓展,开源技术凭借其开放性、低成本、稳定性、灵活性、安全性和技术创新性等特点迅速走向成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主流模式,日益改变着全世界软件产业的发展轨迹。 技术发展依赖于创新举措。没有那些脱离束缚的好想法,技术发展将停滞不前。与此同时,创新也促进了企业与社会的进步。那么,什么地方的创新最 多?不是SUN,不是苹果,不是Google,不是微软??正确答案应该是:开源社区。要说最具影响力的创新,也许不一定来自开源社区;但要从数量上论的 话,开源社区无疑是最大的创新工厂。创新已逐渐成为一种产业,而工厂也正是“复制”的代名词。 要进行IT技术的创新,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去模仿那些成功的创新模式。国内的开源环境确实还一般,国内的公司普遍使用开源软件,但大多都是拿来主义,修改优先,原创极少,甚至有些公司干脆将剽窃称为自己的原创。其实抄袭也没什么,问题在于抄到的是皮儿还是馅儿:只抄到皮儿,那就是剽窃;抄到了馅儿,那就是观摩学习后的升华。 开源的发展离不开社区的发展,我国的开源社区已从最初的爱好者社区发展到具有开发、应用、服务功能的稳定社区。开源的发展离不开“奉献”二字, 我们对开源的直观的认知,是一系列的开源软件,比如Linux,Apache,MySql,PHP,Python,Ruby等等。而这些软件的背后,大多 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是其核心的维护者。开源中国社区联合创始人张海龙在接受周刊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开源中国社区(oschina.net )一开始是个人兴趣而做的。因为平时在开发过程中常常需要查找一些常用的开源软件,用搜索引擎十分不方便,于是就自己开始建立开源软件库。后来慢慢加入了新闻,论坛,博客等功能,逐渐发展到现在这样。” 国内开源的现状是有较大数量的企业在积极的参与开源、贡献开源,并不单纯都是拿来主义。比如,豆瓣、淘宝等一些公司,纷纷把自己的一些项目开源 出来。通过参与开源社区,企业可以与全球最优秀的开源人才、最优秀和庞大的开发团队合作,第一时间分享开源最新的技术和理念,以最快的速度部署新的应用 等。中国开发者不仅要做开源技术的实践者,更要做贡献者,应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反馈到社区中去,共同维护开源社区这样一个非常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多相关内容本次专辑我们一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