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w S. Tanenbaum ——Modern Operating System Minix与Version 7在系统调用级兼容,但没有任何UNIX代码。因此,可以不受AT&T许可协议约束,不仅如此,Minix还公开源代码,允许用于教学科研目的。 可能是Linux过于光彩夺目,掩盖了其启蒙前辈Minix的风采,以至于大家对它知之甚少,了解它的人寥寥无几,最新的Minix是3.0版本,这个版本的图形用户界面也于2007年1月10日正式发布,Minix不仅仅是一个教学系统,它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Minix 3界面 二、Linux传奇而Linux,则源于一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学生——Linus Torvalds(Andrew S. Tanenbaum的学生)的简单需求:由于当时的UNIX是十分昂贵的操作系统,而Linus Torvalds 当时只是个学生,并希望能在个人电脑上使用类似UNIX的系统,所以Linus在上大学时主要使用Minix。在使用中Linus对Minix许多地方都不是很满意,但由于受到Minix协议的限制,无法修改和完善,后来Linus决定自己编写一个操作系统,他以自己熟悉的Minix和UNIX作为原型,在一台Intel 386 PC上开始了他的工作。
由于Linus的进展很快,受工作成绩的鼓舞,他决定将这个项目通过互联网与其他人分享。1991 年8 月25 日,Linus向所有Minix用户询问"What would you like to see in Minix?"("你最想在Minix中见到什么?"),在该消息中(图5)他首次透露出正在开发一个(免费的)386(486)操作系统,并且说只是兴趣而已,代码不会很大,也不会象GNU 的那样专业。开发免费操作系统这个想法从4 月份就开始酝酿了,希望大家反馈一些对于Minix 系统中喜欢那些特色不喜欢什么等信息,由于实际的和其它一些原因,新开发的系统刚开始与Minix很象(并且使用了Minix的文件系统)。并且已经成功地将bash(1.08 版)和gcc(1.40 版)移植到了新系统上,而且在过几个月就可以实用了。 Linus在1991年8月25日,向所有Minix用户询问的部分信息 最后,Linus 声明他开发的操作系统没有使用一行Minix 的源代码;而且由于使用了386 的任务切换特性,所以该操作系统不好移植(没有可移植性),并且只能使用AT 硬盘。对于Linux 的移植性问题,Linus 当时并没有考虑。但是目前Linux 几乎可以运行在任何一种硬件体系结构上。
到了1991 年的10 月5 日,Linus 在comp.os.minix 新闻组上发布消息,正式向外宣布Linux 内核系统的诞生(Free minix-like kernel sources for 386-AT)。这段消息可以称为Linux 的诞生宣言,并且一直广为流传。 1991年10月,Linus在USNET新闻组——comp.os.minix上发的文章。 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翻译过来是:“我正在写一个类似Minix的基于AT-386的免费操作系统,现在终于到了可用的状态,我愿意公开代码以便使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也就是因为这篇文章,Linux才开始了以后的快速发展。其实此时发表的版本,也就是第一个Linux内核的Release(正式版本)——Linux Kernel 0.0.2。从上面的文章可以了解到Linus Torvalds本人设计Linux的初衷以及Linux的精神: Linux是基于Andrew S. Tanenbaum开发的Minix,但Linux比其更加开放和自由。 最初,Linux是以Linus的386硬件平台为设计平台,但目前Linux支持的平台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主流硬件平台,例如Intel X86系列、AMD64系列、IBM PowerPC系列和Sun SPARC系列。需要注意的是,虽然Linux和UNIX有很大的渊源,但Linux并没有包括标准UNIX的源代码,它是按照公开的POSIX标准重新编写的。不过,Linux使用了大量的GNU软件。 Linux从1991年发布到互联网以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黑客、程序员的青睐和支持。他们来自于世界各地,通过互联网,无私地为人类奉献自己的智慧,正是他们积极地推动了Linux的高速发展,成就了一个自由软件世界。经过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Linux无论从可用性上还是功能上都日趋成熟,基本形成了与UNIX、Windows三分天下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