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资3200万美元 Canonical的计划是推出搭载Ubuntu Touch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但这却需要“在设计和工程领域投入额外资金”——这同样要由沙特尔沃思来承担。 为了降低财务负担,Canonical启动了一个众筹项目,希望为Ubuntu Edge手机筹集3200万美元的资金。这是一款可以兼做PC的手机。当然,沙特尔沃思完全可以自己掏钱,但众筹并不是什么慈善项目,而是一种获取预售订 单的方式,使得这款手机的生产物有所值。可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众筹项目可能会半路夭折。 即便如此,沙特尔沃思还是有很多理由继续追逐Ubuntu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梦想。 “我相信我们有能力同时发展移动和企业市场,”他说,“我显然想让这两个团队都实现他们的目标。” 如前文所述,在沙特尔沃思看来,如果没有移动端的配合,桌面业务将难以长期为继。正因如此,他拒绝透露桌面业务本身是否已经盈利——即便已经盈利,通过目前的信息也很难判断这项业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可以对外公布目前的状况,但我不认为这是关键问题。”他说,“关键问题在于你有没有又繁荣又有前景的业务。我认为桌面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继续位居市场的核心位置。” Ubuntu的手机和平板电脑最早恐怕要到明年初才能上市,而由于iOS和Android已经广受消费者的欢迎,所以它将面临艰巨的挑战。 Canonical不能像谷歌Android那样,利用Ubuntu Touch的广告展开商业化,他们计划通过向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收取Ubuntu手机的许可费来创收。 有意在Ubuntu手机发布时与之合作的运营商包括Verizon无线、德意志电信、Everything Everywhere、意大利电信、中国联通、韩国电信、LG Uplus、葡萄牙电信、SK电信和Smartfren。沙特尔沃思说,他希望Ubuntu的手机市场份额能达到Android的20%,还渴望得到 Android应用开发者的帮助,因为这些人中有很多都使用Ubuntu系统进行Android开发。 当沙特尔沃思说,Ubuntu手机是桌面的延伸时,他的态度很认真。Ubuntu手机操作系统的底层代码将与桌面系统一样,但用户界面有所不同。当与 显示器、鼠标和键盘相连时,如果手机的性能足够强大,便可切换成桌面界面,像Ubuntu桌面电脑一样使用——因为它本质上就是一台Ubuntu桌面电 脑。 这是Ubuntu手机的一个重要的差异化因素,但目前仍处在开发阶段。沙特尔沃思两年前甚至连一部智能手机都没有,但他现在已经开始在Nexus 4手机上运行Ubuntu Touch的原型版本。“如果你对它有些狂热,那完全可以用它处理日常的所有任务。”他说,“电话、短信、数据都没问题。浏览器也很好,界面运行速度也很 快。但你得是个发烧友。” 要挑战iOS和Android绝非易事,这一点相信谁也不会否认——看看微软和黑莓的遭遇就知道了。现在就对Ubuntu的前景下判断还为时尚早,因为这款设备还要再等半年才能上市。 但进军移动市场并非Canonical面临的唯一挑战,它还要在服务器和云计算市场面临Linux阵营最赚钱企业的激烈竞争。 服务器营收远不及红帽 市场研究公司IDC服务器市场分析师阿尔·吉兰(Al Gillen)表示,Ubuntu的服务器业务规模与红帽相去甚远。 “Ubuntu的营收没有达到数亿美元级别,大概只有数千万美元。”他说。由于Ubuntu服务器营收过低,IDC甚至没有将其从Linux服务器营收中单独列出。“我认为他们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业务不算太强。”吉兰说。 沙特尔沃思有关Canonical的服务器和云计算业务已经盈利的说法,令吉兰颇感意外。“他们的这项业务已经盈利令我很意外。”他说,“他很少夸大其词。如果他说盈利了,我没有理由反驳他。但这确实很意外,毕竟要靠出售开源软件的支持服务盈利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虽然Ubuntu起初是唯一一家开展OpenStack业务的企业,但Canonical现在却必须面对红帽的竞争,后者很擅长用自家的软件和支持合同“锁住”企业,盈利能力也远超多数Linux厂商。 今年6月在波士顿举行的红帽年度大会上,该公司推出了OpenStack产品,并号称已经针对红帽的旗舰企业操作系统进行了优化。 吉兰承认,Canonical在向服务提供商出售OpenStack的过程中取得了初步成功,但他表示,“红帽让事情变得有些复杂了”,因为该公司也 吸引其他各种类型的企业用户。“如果企业已经使用了红帽,而且计划部署云计算基础设施,便不太可能把红帽换成Ubuntu。”他说。 红帽CTO布莱恩·史蒂文斯(Brian Stevens)表示,该公司从去年开始从事OpenStack的开发,并安排了100多名员工专门开发这项业务。由于OpenStack从一开始就是针 对Ubuntu优化的,所以红帽的开发者对OpenStack的代码进行了更新,使之不再针对单一平台,而是可以运行在所有的Linux发行版上。 就连沙特尔沃思也承认,红帽在消除OpenStack与其他Linux发行版之间的摩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帽较之于Canonical的优势在于,它与采用Linux系统的大企业之间建立了稳固的关系,而且这些企业也愿意花钱聘请科技公司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红帽之所以安排这么多工程师从事该项目,是为了了解OpenStack的代码,并支持这项技术。“你必须了解每一行代码,而且能够修复和修改它,就好像你是VMware、甲骨文或其他任何企业一样。”史蒂文斯说。 “这是我们与Ubuntu之间的本质区别。”他接着说,“Ubuntu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遮蔽IT,还能为企业提供免费的技术。但该公司无法就此构建服务和价值,因为他们没有专门的员工从事这些业务。软件免费,所以软件本身没有价值,真正的价值在于关系。” 游戏开始 沙特尔沃思则反驳了红帽的观点,他指出,Ubuntu的OpenStack服务支持多种管理程序,包括VMware、KVM和Xen,而红帽只允许用 户使用KVM。Ubuntu和红帽都支持大型虚拟网络厂商,包括思科和VMware的Nicira。沙特尔沃思指出,红帽采用了Canonical开发的 cloud-init技术,使得虚拟机可以无需修改就能在不同的云端运行。 “这是红帽首次面对Ubuntu的真正挑战。”沙特尔沃思说。Ubuntu的OpenStack成本低于红帽,“而且我认为我们拥有经济优势,因为我们的花费没有红帽那么多。”他所说的花费指的是“传统企业销售人员”。 “我们是一家更加看重研发,并且以技术为导向的机构,”沙特尔沃思说,“我们可以与大型企业、服务器制造商、处理器生产商保持良好的关系,这让我们能够提供一流的基础设施。” 沙特尔沃思承认,发展桌面、企业和移动业务“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但对于Canonical来说,不必非得推翻全球最大的企业才能盈利——他们只需要挖掘自己的细分市场即可。“我们不会成为微软,”沙特尔沃思说,“我们甚至也不会成为红帽。” 最后,沙特尔沃思说,他不想“像做慈善一样发展这些业务”。(不过,他的确在2005年创办了Ubuntu基金会,并捐出了1000万美元,确保当 Canonical无法继续运营的时候,Ubuntu依旧可以长期发展下去。)倘若Canonical的任何业务丧失希望,沙特尔沃思都会放弃。“如果你 在某个领域丧失信心,就不要再做了。”他说。 但打造一个横跨移动设备和数据中心等各类产品的全能平台的确很有前景,这也正是吸引他继续投资Canonical的原因。 如果Ubuntu在手机市场惨败,Canonical随时都可以抽身而出,专心经营企业业务。但现在,Canonical仍在开展“全面战争”。 “这将是艰难的一年,但也将非常有趣。”沙特尔沃思说,“不过,我对我们过去几年的工作很满意,对我们的基金会也很满意。我很看好我们现在的项目,也很看好我们的竞争地位。我们没有什么可自鸣得意的地方,但我确实认为游戏已经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