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duino系列也是Arduino的兼容开发板,大小与1元硬币相近。通过Microduino制定的U型27 pin的接口标准,将所有Microduino系列即插即用地堆叠起来,这让Microduino变得与众不同,体积小巧,又不失灵活。 Arduino是目前最为普遍,用户最多的开源硬件。它最初由Massimo Banzi和DavidCuartielles在2005年共同设计的,开源硬件的理念和社区开发的运作方式使得Arduino自推出以来便得以流行,全球数以百万计的开发者的支持和丰富的周边开源应用,大大简化了众多电子原型产品的开发流程,即便是技术背景薄弱,甚至没有开发经历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它将创意变成作品。 但随着对Arduino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开发者会发现Arduino并非完美,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接口不兼容洞洞板,端口数目太少,传感器、通信模块等扩展部件的性价比较低,而且Arduino开发板的尺寸偏大。为此一些创客制作出了很多更加小巧、便利的Arduino兼容开发板,比如Microduino。 Microduino系列是Arduino的兼容开发板,长25.4mm,宽27.94mm,大小与1元硬币相近。对于一些创客来说,尺寸对于实现原型设计并不是障碍,但如若产品需要便于用户随身携带,比如可穿戴设备,或是需要集成较多模块,比如飞行器,这时“小身材、大能量”的Microduino就发挥很大优势了。 自从2005年Arduino问世以来,创客文化已经初具规模,它也对科技行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一名设计芯片的工程师,Tiki首先看到的是芯片厂商的变化。由于“开源”,人们可以了解其运行原理,并基于自己的想法对其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开发者对于芯片产生了不同的需求。正如开源软件的发展离不开大公司的支持一样,开源硬件也需要大公司的支持。而芯片厂商则是众多大公司之中最乐于推进开源硬件的,因为这也能提高它们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些芯片厂商也推出了一系列芯片。 目前Microduino已经推出了近15款开源硬件产品,包括核心模块、网络模块、无线模块、显示模块、能量模块等。现在有5款模块尚在测试中,包括音乐模块、Solar能量模块、GPS等。 日前,又有一款便携Geek开发板问世,不过与之前采用MCU/SoC等不同,这是一款采用FPGA设计的开发板,而其受众群也不像过去硬件开源产品一样,这款被称为Epiphany的个人超级计算机,售价定在了99美元,可以应用于各种计算密集型场合,包括医疗、汽车、工业、机器视觉等等。 起初,Epiphany的创始人Andreas Olofsson创建Adapteva公司,就是想用FPGA做原型验证加速平台,据称通过这一平台,可以使RTL到GDSII的实现时间压缩到6周内,该平台被命名为Epiphany。现在,Epiphany推出了第III IV代产品,Andreas觉得现在这一平台不光是只面向原型验证这一狭窄市场,而是应该面向更广阔的个人开发者。 毋庸置疑的是,采用ARM+FPGA架构的ZYNQ的处理能力非凡,功耗2W时就可产生100Gflops的运算能力,性能是其他开源硬件的50-100倍。 最近很多硬件玩家用Arduino开发板来做机器人、穿戴式设备,但是却苦于Arduino开发板一般不支持WiFi,无法用无线方式将你的Arduino连接至互联网。现在一家Arduino Yun的公司宣布了首个内置WiFi功能的Arduino开发板,价格比另外买一个WiFi扩展板要便宜2-3倍。 这是一个部分Arduino部分Linux系统的结合体,传统的部分是运行你的代码、读取传感器,然后一个极小的Linux驱动芯片,既可以当WiFi接收器又可以当发射器,所有硬件项目在线的的HTTP工作都可以被完成。而且你可以通过WiFi重新编程Arduino Yun,完全不需要USB电缆。 当我们介绍了这么多开源硬件产品之后,也许有人也觉得这只是一个与创客相关的名词。但其实不然,随着这个领域的发展,它也在慢慢地影响其他行业,比如说教育行业。在SZDIY社区里面, 有一名朋友是深圳某个中学的实验室教师,他每年都要带学生去参加各种机器比赛。据其介绍,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并不需要理解硬件背后的原理,只要能够快速 建立模型就成,越傻瓜越好,而开源硬件在这方面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 除了能够帮助中小学生快速建立模型去参加比赛外,开源硬件对于在校学生来说,还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开源硬件给学生提供了实际有效的工程实例,比为教学而设计的所谓实验质量要高得多。同时,在开源项目的基础上,不只是学生,任何对此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在现有项目基础上开发新的项目,而不是把时间都花在类似”单片机最小系统”这类重复发明轮子的事情上。 在很多创客眼中,Arduino只是一个帮助快速建立产品原型的“玩具”,产品成型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定制更合适的控制板。不过得益于这个“玩具”,学习编程和电子电路的门槛降低不少。 按一般的情况来说,非理科生要打造电子产品并非易事。他们的心里也许有很多创新的想法,不过要他们系统地学习电子专业,成本并不低,这导致很多人最 后选择放弃。5年前,imlab高磊还是四川音乐学院的一名学生。虽说音乐学院的一个特色就是女多男少,但是很多人到快毕业的时候连一个女朋友都没有。于 是他借助Arduino打造了很多有趣的东西,其中一款就是专门用来勾搭妹子的“搭讪器”。 而现在,他已经摇身变为一位硬件创业者,开源硬件在整个过程中是如何影响他的呢?“它(开源硬件)一开始并没有把‘用硬件做原型’这件事变的简单,因为要用Arduino的话还是得学编程和电子电路知识,但是它让‘学习编程和电子电路’变的简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