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2号主板
在天河2里,两个ARCH网络接口和两枚Ivy Bridge-EP版的Xeon E5 节点(每个节点有两个CPU插座),被做在了一块板子上(虽然他们理论上,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关系)。这样一个节点上,还有一枚 Xeon Phi 协处理器供左半边的节点共享,右侧有5枚Xeon Phi。左右两半电器上是分开的,完全可以分开维护。
所谓的 Arch-2 网络界面,通过PCI-Express 2.0接口,连接着搭载着Xeon E5的主板,可惜,PCIe 2.0的带宽只有 PCIe 3.0 版本的要少一半(也许Arch-3会升级到 PCIe 3.0界面,或者NUDT的实验室白板上已经有原型涂鸦了?)。每个节点上都有一个Arch-2网络界面;每节点上的3个Xeon Phi协处理器,通过PCIe 3.0界面和CPU通讯,嗯~没错Xeon Phi与CPU的谈话速度,要快过CPU之间的……我不确定,这种不平衡的设置对天河二君的性能有什么影响。
来来来,看一眼天河二君的霸气外露的网口背板。
天河2的网{敏感词}换背板
天河的Arch-2网络背板双面都有接口,而且有不同的速率。Arch-2可以跑10Gb/s,或者14Gb/s。其中一个闪亮的RSW交换口在主板的背面,连接机架上节点组互相之间的通讯。(小编不太明白这个RSW是啥意思……给诸君赔不是)
天河2的RSW交换模块
让人看不懂的是,有几组RSW交换界面是旋转90度插在一起的——不过,PDF上就是这么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