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连线》杂志采访了DropCam的联合创始人格里格·达菲(Greg Duffy),就其创业经历,以及现在软件和硬件创业的趋势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DropCam是一家提供远程监控摄像头的新创公司,不同之处在于DropCam的摄像头整合云计算平台,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设备进行登录。像很多创业传奇一样,DropCam的灵感来源于一个琐碎而真实的生活场景。格里格的父亲发现,邻居家的狗总是在自家的花园里大小便,却始终不知道是哪家的狗。于是,格里格的父亲准备搭设一个摄像头监控系统,但是身为软件工程师的他,却发现软硬件都很不好用,难度很高。 格里格回忆说:“我的父亲感觉这些摄像设备糟透了。硬件过时,软件不好使。”于是格里格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 Aamir Virani(上图)决定联手,通过流行的云计算服务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他们觉得这也是个创业的机会,这便有了现在的DropCam。 《连线》杂志与格里格就DropCam自身的经历,探讨了硬件创业企业的一系列问题,内容如下: 你是否认为现在硅谷的风投们都纷纷转向硬件企业这边呢? 大部分的VC都会紧跟流行趋势的。其实最棒的VC会有他们自己的选择标准和对未来走势的看法。但是,我们刚起步的时候去联系VC,却被完全的拒绝了。原因是当时VC们认为“硬件企业不可能成功的,没人会投资硬件”。但是最近情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像DropCam、Fitbit(计步器产品)、Roku(机顶盒)这样的公司和产品,这些公司都是建立于硬件基础上的软件或内容平台。随之VC们看到了这种新模式的成功之处。 这是否可以被看做是硬件行业的复兴呢? 我不认为这是硬件行业的复兴。我认为这是软件吞噬世界的新阶段。软件引起了硬件行业的革命,硬件本身只是搭了顺风车。之前如果一家公司决定从事需要物理、电子或机械部件的硬件行业,那么很难起步,因为即使是做出原型都是一大笔花销。 现在这个问题更加的严峻,对于一家新创企业来说,真的不可以将产品的核心放在硬件上。原因还是成本,需要花大量的钱开发产品,甚至是独立开发芯片,但却无法进行产品测试。现在的情况是用户可以无需任何硬件,就完成测试工作。 你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采用逆向工程的方法,只需要使用已有的网络摄像头,之后把我们自己的软件加载到硬件上去。具体的说,是基于Linux开发的软件,这个过程就像人们破解路由器来运行Linux一样。另外,基于Linux的软件,能将网络摄像头和云平台建立连接。 你能过做到这些,因为网络摄像头运行着既定的标准,而你可以破解这些标准是吗? 其实并非一切都是标准的。标准的部分也就是摄像头内部运行着一个ARM芯片,就像大部分智能手机一样。这个ARM芯片是可以被破解的,虽然这个相当的难,但是它毕竟是基于ARM芯片的设备,所以还是有办法,并最终做出DropCam的。 另外,ARM芯片的成本也越来越低了。我们将DropCam所需要的视频编码功能进行了专门的开发,但其实这些组件也变得越来越标准化了,无需独立设计芯片了。这样你就可以专注于原型的设计,慢慢的打磨产品。现在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快速成型。这样会有更多的用户购买我的产品,并方便的使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