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pen Compute Project,是Facebook主导的面向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的著名开源项目。数据中心包括整体电力供应,整体温度控制(主要是指机房冷却控制),备用电池以及三联机柜。而服务器则由机箱、主板(其中又分AMD主板和Intel主板)和电力供应组成。该项目旨在为面向运行互联网服务的高效节能计算机提供技术参数和设计信息,并将其进行共享,从而通过共享设计参数来促进专业服务器的有效性和需求。 位于门洛帕克(Menlo Park)市的Facebook总部,坐落在曾为Sun微系统公司总部“Sun Quentin”。目前该场所主要是Facebook电子实验室团队办公所在地。每天这些团队的雇员都在研究未来数据中心硬件应该如何构建。这些工程师总是会对自己定义的服务器不断地进行测试,以优化、提升其性能。 当然了,Facebook的这个研究团队的精力并不仅仅放在数据中心,还包括比较知名的OCP(Open Compute Project)以及将开源设计带入到数据中心服务器和存储硬件、基础设施和跨接口管理的努力。 Facebook、亚马逊和谷歌对服务器要求都十分苛刻,这些科技巨头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构建基于自己需求的服务器产品。结合自己的开源解决方案,软硬件构造能够帮助节省大量成本——无论是硬件开支还是系统维护抑或是能耗支出等。 Facebook电子测试实验室布满DIY部件的机柜(来源:arstechnica,下同) 比如32块Raspberry Pi主板去组装一部高性能计算机抑或是Arduino的开源微控制器,已经吸引了一些硬件黑客的兴趣。OCP致力于DIY变得更为简单、高效和灵活。不过,Facebook和开放计算在数据中心硬件领域的动作并不会扼杀硬件产业,但却会对产业带来启示。 开源和Facebook定制的主板、子系统都为“hyper scale”包括Facebook、Rackspace以及其他云服务商等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而设计。不过这些设计都有DIY环境的影子或者面向大中企业出售的“vanity free”系统。 那么开源硬件有什么意义呢?硬件开源可以让你自由选择硬件厂商,并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整合,从而在硬件层面得到优化并降低成本。这对于HP、IBM和思科等企业来说并不是利好消息。“Vanity free”开源设计系统将有助于驱动新一轮技术创新,同时冲击着由这些IT大佬构建的现有格局。 Facebook数据中心设计以“解耦(Disaggregation)”为哲学——打破传统的服务器定义——由网络硬件连接起来的基于某种应用的铁盒子。这种形态曾经是以前Sun鼎盛时期“The network is the computer”的真实写照。而现在,计算机既是概念上的也是实体上的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