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将向大家分享的是一些我对编程的思考总结,这些经验在我毕生编程生涯中曾帮助我在无数的事情上作出正确的决定。这些编程策略有些是很显然的,但实际编程中往往被人们忽略。 下面的例子是用Python写的,但这些概念适用于任何编程语言。 2. 代码优化找出程序的主执行路径——你的程序大部分时间都执行这些模块。首先优化这部分代码,但也不要在程序实现的第一次迭代中进行优化。那些处理边界情况或失败/异常处理的地方,这部分代码不需要优化,除非它们引起了值得注意的性能问题。 3. 代码行数不要试图压缩代码行数,但你应该压缩每个任务的代码行数。写简单的函数/方法,每个函数/方法只完成一个任务,而不是多个,除非你有很好的理由。 人们通常喜欢为了减少代码行数而在一个代码片段里完成大量的工作,这会导致代码异常复杂,这种代码试图支持各种情况的处理,而大多时候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会发生。多余的情况处理会给执行造成成本。 4. 多学习操作系统和编译器知识了解机器,理解机器内部里事情是如何工作的。这将会帮助理解各种不同瓶颈产生的原因。这能帮助你找到代码运行时为什么会发生奇怪的现象。 5. 运用管理技术在编程中运用管理技术。针对不同目的使用正确的工具。我有自己的喜好,但我努力克服。 1. 异常处理和if-else语句的用法编程的时候,有些边界情况我们需要确保能正确的处理。对这些情况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使用if语句来检查是否是这种情况。当程序运行时,这些检查动作每次都会执行,来验证是否是遇到了这些特殊场景。如果你使用的编程语言有异常处理系统——你可以利用它们来处理这些边界情况。 C语言里没有异常处理系统。它依赖于错误码来通知调用的函数发生了什么。返回0是成功,负数则表示失败。所以,调用者需要用if-else来检查返回码。没有其它的方法。 但对于那些有异常处理系统的编程语言,我们可以很好的利用它们。但我们需要使用if-else配合异常处理机制来处理这些边界情况或错误。 一个简单的例子 :- 想象有一个后台运行程序,它在启动和停止时都会检查一个pid文件。它会调用下面的函数来获取pid。主调函数使用异常捕获来确保程序逻辑不会出现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