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17日荣登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榜首,这是时隔两年半后“中国造”再获此殊荣,“天河”也与“天宫”、“神舟”一道,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一个象征。“天河二号”登顶标志着中国在超级计算机研制的自主可控方面又迈出一步。 ![]() 天河二号双精度浮点运算峰值速度达到每秒5.49亿亿次,Linpack(国际上流行的用于测试高性能计算机浮点计算性能的软件)测试性能已达到每秒3.39亿亿次。 由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研制的天河二号5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在体系结构、微异构计算阵列、高速互连网络、加速存储架构、并行编程模型与框架、系统容错设计与故障管理、综合化能耗控制技术以及高密度高精度结构工艺等方面,突破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 与2010年11月获得TOP500第一的天河一号相比,天河二号峰值计算速度和持续计算速度均提升10倍以上,计算密度(单位面积上的计算能力)提升了10倍以上,系统能效比(单位能耗的计算速度)是天河一号的3倍。 天河二号拟于2013年底前在广州投入实际运行,目前,正在开展技术人员培训、机房建设等工作。天河二号将服务于珠三角地区以及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周边区域。 超级计算机是国家科研的一个基础工具,为解决经济、科技等领域一系列重大挑战提供了重要手段,对提升综合国力也具有战略意义。毫无疑问,“国之重器”不能受制于人。“天河二号”登顶表明,中国在这方面的巨大努力收到了回报。接受记者采访的多名中外专家不约而同地指出,“天河二号”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关键词就是:自主研发。尽管“天河二号”还使用英特尔芯片,但中国超级计算机将来拥有“中国芯”不是梦。 “天河二号”登顶也反映出中国在超级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应用等方面整体科研实力的迅猛发展。 2010年,“天河一号”打破美日的垄断,首次在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称雄,此次“天河二号”以运算速度超过第二名近一倍的绝对优势排名榜首。全球超级计算机领域你追我赶,竞争如此激烈,中国能两次“夺冠”,而且此次优势如此大,说明中国在该领域的成就绝非昙花一现,而是确确实实迈进了国际先进行列。 “天河二号”问鼎固然让人高兴,但也应看到,全球超级计算机格局并没有改变,第一序列依然是美国,中国、日本、英国、法国和德国只能在第二序列中争先。正如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超级计算中心主任迟学斌所言:“我们很多部件还依赖美国,我们也应该更加注重应用等方面的投入。”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虽两次登顶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但要真正在超级计算机的数量和整体实力等方面追赶上美国并达到世界顶峰,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访问:China’s Tianhe-2 Supercomputer Takes No. 1 Ranking on 41stTOP500 L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