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控制器性能问题 绝大多数的SDN控制器却工作在2-3层,这与4-7层的服务需求是不匹配的,应用层的SDN要求更强的智能、动态控制和可编程性。这有助于企业在数据中心 中灵活部署和创新业务。尽管SDN正推动着开放标准接口给业务为主导的控制器,但目前它还不具备在大规模网络中迅速切换流量的能力。在某些案例中,即使是 精心设计的双主或者主备SDN控制器,也无法实现实时容错切换、拥塞处理。因此,这是SDN需要改善的领域。今天,很多控制器还只在产品层面做些小规模的 测试。相反,传统的网络设备,还在全球大规模部署,还依然是世界上大部分关键云业务所依赖的网络基础。 软硬件技术进步推动SDN发展 SDN 可以利用网络流量的可视化及灵活的编排,将流量导入特定的业务服务器、防火墙或者IDS/IPS设备,从而确保应用程序以及流量的正确流向及安全。除此之 外,借助网络虚拟化(如VXLAN)及控制器插件,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将应用及其属性随着虚拟机迁移到其他物理设备上去,应用可以直接指挥流量。 SDN 离不开一个能提供高级语言网络编程、开放的API接口、标准协议的操作系统,内核也成为更高处理能力的瓶颈,将包处理、包转发、内存管理和处理器调度功能 从内核中拿出来做成应用,让内核回归Unix时代设计的初衷:不处理数据,只做纯粹的管理平台。目前,这一技术也被程序员熟练掌握。而在硬件水平飞速发展 和性能不断提升的同时,现有操作系统的内核架构已无法高效利用相应资源,未来的多核、众核处理器呼唤着下一代操作系统。 CPU以Intel 为主的流派,通过纯软件方式实现网络业务的转发和传送。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下,这是可行的,DPDK用户态转发的确把报文转发的性能提升了一大截。但如果放 到高频交易的应用场景下,我估计华尔街的老板会把方案提供商的脑袋敲破。每种技术方案都有合适的应用场景与之对应,没有绝对的,只有合适的。华尔街就有一 个用低延时网络设备减少高频交易1ms延时,价值1000万美金的故事。但如何将4-7层服务部署和分配到SDN架构模型中去,目前还面临一些挑战:因为 SDN意味着网络与应用的融合,通过应用让网络变得简单智能,这也意味着未来的SDN应用场景必须高度专业化和定制化。 神奇的板蓝根??? 目前还是SDN初级阶段。不管是SDN,还是NFV,都是一句空洞的广告语,作用跟伟大中医神奇的板蓝根一样,包治百病。就实现而言,NFV更容易实现,当 前厂商无不精通此道。NFV通常用CPU实现。一旦NFV大行其道,Intel不就把网络的那可怜的10%市场份额也搞定了?这值得广大系统设计者思 考,x86可不便宜,10%的投资限额内要满足原有的转发性能还得加上NFV,网络业者的压力不比惠普和戴尔小,甚至更大。通过对SDN和NFV的造势, 如果能忽悠投资人将网络设备的投资比重提升到20%,那是一件幸事。 实现SDN的必由之路:开源和白牌机 在守住10%的投资占比红线的前提下,白牌机扣除了设备厂商的品牌溢价后,可以做为一个采购选项。白牌机的概念将继SDN之后掀起另外一场革命。白牌机厂商是要像做PC一样去做网络设备。一旦网络设备标准化了,厂商便可以提供硬件和boot loader,还可提供驱动和操作系统供其选配使用。最终用户可以像挑选PC一样挑选网络设备,然后自行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招募程序员编程来控制设 备转发行为,实现自营业务的快速部署和创新。 现状是,在运营商那里能编程的程序员相当少,而在OTT那儿,是一大把。SDN的运维以及北向接口的编程在运营商那边是个大问题。运营商一旦上了SDN,网络运维托管就会成为一个大生意,这又是程序员的用武之地。 网络用户和新兴小厂商对变革有着原始驱动力,是它们而不是大设备商来驱动网络创新。SDN将垂直整合的产业结构变成了水平分割,将恶性竞争彼此封闭变成了产业协作。 厂商也意识到开源的重要性,OpenDaylight就是一个由厂商组成的团队,以ONF制订的规范为基础研发产品。用开源方式创建实例,测试、迭代,验证方案,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将产品应用到实际部署中去。 学习Google和Facebook的SDN案例 来围观一下Google的SDN大设备,使用商用套片和开源的路由堆栈,没有多余的特性。可见,SDN天然“去电信化”属性,完全为程序员而生。程序员可以 自己写程序管控网络行为,这就是革命,也应了ONF执行董事Dan Pitt刚在Interop 2013上说的话,让用户自己来主导SDN。 前段时间,Facebook领导的开放计算项目宣布了网络交换机计划,这可能带来白盒SDN交换机的新时代。Facebook的Casemore也表示,SDN仍然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未来令人期待。 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促进SDN发展 在 PC体系中,需求确定后,软件系统也就确定了,硬件只能在标准接口的约束下发展。但数据中心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重新考虑整套软硬件体系的构建,只要能满 足最终的应用需求,兼容性和既有标准都已不再重要。这是一个相当开放的时代,一切标准和规范都落后于业务发展的需求。SDN的需求来之于生产环境,来自程 序员的代码中。 在开源精神下,程序员自己编程管理自己的网络,为端到端的通信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应用驱动的、可编程的网络路径,进而加快业 务创新速度。由此看来,势必会蚕食商业大鳄的领地,并颠覆之。一个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已经在酝酿之中。网络承载复杂的应用,将这些应用贯通到SD服务器 (如ARM服务器)、SD存储、SDN、智能终端中去将需要相当多的重新编码。人活着,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情。SDN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值得程序员们 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