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源软件的客户价值导向 华人开源领袖和CloudStack的创建者,Citrix 云平台CTO梁胜 实际上,开源软件带来的好处大多数并不归属开发商,而是大部分归属客户。作为华人开源领袖和CloudStack的创建者,Citrix 云平台CTO梁胜也指出,在开源的背景下,传统的创造软件、创新,去卖给用户,现在并不一定真正适用。“传统IT企业想方设法把新的产品搞出来卖产品。但怎么维持原来的营业额?他只有把原来的产品做的更复杂。原来做一件事情,现在做两件事情。每一件新做的事情给用户的价值反而是大大减少。这也给开源创造了一个新的机会。很多时候你用不着照办照抄原来大企业已经做的事情,或者它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当时做开源CloudStack软件非常意识到这个事情。因为我们只有四五个工程师,没有办法走这条路,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非常小心,你做什么功能,做出来给谁用,哪些做,哪些不做,最后做出来的产品也非常简单、非常好用、非常好装。最后大家就用起来了。” 梁胜说。 自由软件和开源运动的领军人物理查德?斯托尔曼曾经这样说:“开源软件的理念从怎样让软件变得"更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完全着眼于实际的角度。”在大会CloudStack专场,Citrix架构师,Apache CloudStack Commiter Kelven Yang也介绍了CloudStack的架构和未来发展构想。他透露:“CloudStack目前大约有40万行代码,虽然看似复杂,其实是可以模块化的。” 四:开源,社区的参与和贡献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活动 “我要开发一个网站,你就知道我要到阿帕奇去下载一个webserver就可以了。我要开发一个大数据,就到阿帕奇下载一个hadoop就可以了。” 梁胜说。“但像阿帕奇这样一个机构是一个非常注重研发人员本身的自愿的,而且是自己组织的一个团队。他的好处就是生命力非常强。因为他确实不被大公司控制。” 这也造成了开源的成熟和发展,必须要依靠社区的力量,开发者的群体和贡献。曾经,“价格”、“自由”和“可以预先使用”等是激发人们使用开源软件的重要因素,到了今天,开源软件的高质量和适用性成为人们选择它的首要原因。 分论坛环节,ChiaHadoop社区负责人谢磊重点对比了国内和国外的Hadoop开源社区,并透露虽然很多华人都参与了Hadoop社区的核心圈,但是他们主要都是在美国的一些大公司,而国内参与Hadoop核心开发的很少。我们怎么样从实践者变成贡献者?刘明说:“开源是来自社区,也回馈社区,这样一个基于社区的模式。中国开源界一直有一个问题,以前中国很多开源的力量来自社区,但是回馈的不够。” 如何成为开源社区贡献者?梁胜提出:“一种贡献方法当然是直接介入到他的研发团队里面去。但这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的开源软件需要的专业知识非常的独特。他有时候也需要特别的环境。中间也确实需要一个很长的学习过程,慢慢才能够学习起来。我们是觉得,真正的成为一个贡献者。更好的方法是使用那个软件。大部分的开源软件,把它作为一个有用的系统来用,能够在上面真正的建造出一个商机出来,真正在上面打造下一个百度、Google、亚马逊、淘宝。把这些软件从小公司用起,从小项目用起。这么一个使用过程,我觉得其实是对开源软件一个很大的回馈。只要用的人多,这个软件自然就会有人来开发,开发的人也会真正了解用户的需要。如果最后一个软件单纯的只有一些研发人员,就会成为一种可能跟产业脱钩太大。” 五、开源:两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开源让软件行业看起来正在以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做着大量的事情,这使得大量可行的开源解决方案被推出。同时,开源也让许多公司、软件工程师们可以协同工作,建立起能与任何专有软件巨擘的代码库相抗衡的代码库。但是,上海科泰华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榕也提出:我们不应忽略了那些大公司的技术研发。因为这些大公司的技术研发一般不对外开元,不对外发布。大家都以为没有,就完全忽略掉。认为这些东西是不存在的,是不如我们开源做的好的。其实不是这样。他说:“我希望我们的开源社区能够真正踏下心来做一些鉴别什么是真品,什么是忽悠。而不是说短平快的。”另外,对于政府来说,开源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一种新的服务和交互的模式。需要相关部分的重视和支持,不仅仅是在产业政策层面,在一些具体政府项目实施和相关部门的采购中,也需要政府真正地做出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