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开源硬件,也许有人也觉得这是一个与创客相关的名词。随着这个领域的发展,它也在慢慢地影响其他行业,比如说教育行业。在SZDIY社区里面, 有一名朋友是深圳某个中学的实验室教师,他每年都要带学生去参加各种机器比赛。据其介绍,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并不需要理解硬件背后的原理,只要能够快速 建立模型就成,越傻瓜越好,而开源硬件在这方面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 除了能够帮助中小学生快速建立模型去参加比赛外,开源硬件对于在校学生来说,还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更容易找到工作从高校走出来后,我们会发现很多知识已经是被淘汰的,需要重新学习很多东西。以小编的经历来看,那些偶尔泡在开源软件社区做开发的同学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而单纯“啃”课本的人最后只能转向别的行业谋生。 与开源软件相似,开源硬件里面拥有很多工程实例,它们所用到的专业知识更贴近社会所需求的。另外,社区里面还有很多开源项目供有兴趣的人参与,让尚未踏进社会的学生有机会去体验如何跟别人沟通合作,了解完整的系统工作方式。
降低学习门槛在很多创客眼中,Arduino只是一个帮助快速建立产品原型的“玩具”,产品成型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定制更合适的控制板。不过得益于这个“玩具”,学习编程和电子电路的门槛降低不少。 在跟创客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对于Arduino的“易用性”表示认同。RoboPeak的陈士凯表示这种“易用性”能让非理工科领域的学生快速实用。 而DFRobot的叶琛指出,比起像TI这样的平台,Arduino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拥有更完善的生态圈。它拥有完善的库、几万个样列和众多兼容配件。这样一来,给教育领域所带来的深度和广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另一方面,Arduino社区的努力是不能忽视的。因为使用这个平台的创客都比较乐于分享,新手很容易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此外,部分创客也努 力打造一些降低编程门槛的产品,比如说李大维和何琪辰打造的ArduBlock、陈正翔的Mind+,它们都是通过图形化的方式来让新手实现轻松编码。 按一般的情况来说,非理科生要打造电子产品并非易事。他们的心里也许有很多创新的想法,不过要他们系统地学习电子专业,成本并不低,这导致很多人最 后选择放弃。5年前,imlab高磊还是四川音乐学院的一名学生。虽说音乐学院的一个特色就是女多男少,但是很多人到快毕业的时候连一个女朋友都没有。于 是他借助Arduino打造了很多有趣的东西,其中一款就是专门用来勾搭妹子的“搭讪器”。而现在,他已经摇身变为一位硬件创业者,开源硬件在整个过程中是如何影响他的呢?
文/雷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