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GoogleI/O开发者大会上,Blink团队表示他们已经删除了原有WebKit内核中的880万行代码。
2013年初,Google宣布在Chromium项目中自主研发浏览器内核Blink,之后将用于Chrome浏 览器之中。Google表示,Blink同样也是开源引擎,Web开发人员也不用太担心Chrome的变化。谷歌表示Blink引擎现阶段以精简内部结构 为主,近期将删除大约7000个文件和450万行WebKit2兼容代码。而照如今的进度看,Google在移除WebKit上的工作效率已经远远超出预 期。 目前Blink项目组的工作除了删除代码以外,还包括一些新的实验,比如LazyBlock布局——检验能否通过先处理屏幕中的显示内容来加快引擎对大型Webapp的渲染速度。目前实验的结果是渲染时间从原来的4秒降低到了32毫秒。 Blink其实是WebKit的分支,如同WebKit是KHTML的分支。Google的Chromium项目此前一直使用WebKit(WebCore)作为渲染引擎,但出于某种原因,并没有将其多进程架构移植入Webkit。后来,由于苹果推 出的WebKit2与Chromium的沙箱设计存在冲突,所以Chromium一直停留在WebKit,并使用移植的方式来实现和主线 WebKit2的对接。这增加了Chromium的复杂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Chromium的架构移植工作。基于以上原因,Google决定从 WebKit衍生出自己的Blink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