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行程主要是为了把中国市场做好。”昨天上午,开源操作系统Ubuntu运营公司Canonical CEO薛宝珍(Jane Silber)在下榻的酒店咖啡厅里对着新浪科技开门见山地说。 ![]() Canonical CEO薛宝珍(Jane Silber) 自今年1月发布Ubuntu移动操作系统之后,Canonical的高管们频繁地访问中国,因为他们知道,全球最大的市场就是中国,不论是PC市场还是移动终端市场。 做大中国市场 在薛宝珍本次访华之前的3月份,Canonical创始人马克·沙特尔沃斯(Mark Shuttleworth)也访问了中国,并与国内硬件厂商、运营商等商谈合作。薛宝珍透露,6月份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消息对外公布。 马克的中国之行还另有收获,那就是Canonical与有政府背景的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国防科技大学(NUDT)联合成立CCN开源软件创新联合实验室,开发针对中国市场的中文版UbuntuKylin操作系统。 根据三方签订的合约,CCN开源软件创新联合实验室第一步工作就是发开一款为中国市场定制功能的增强版Ubuntu桌面系统UbuntuKylin,未来还会从桌面系统拓展到其他平台,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服务器等。 种种努力,显示Canonical 要加强Ubuntu在中国市场的拓展。“中国市场确实非常重要,特别是我们和OEM厂商的合作当中大部分的机器都是在中国市场预装,我们非常希望这个市场能持续不断地增长。”薛宝珍说。 薛宝珍透露,本次访华她与政府部门有过沟通,而主要目的就是了解政府在操作系统方面的一些战略考虑,但对于细节,她则不愿谈论。 不过,薛宝珍表示,Ubuntu的OEM合作伙伴将来会去预装中文版UbuntuKylin,但受制于UbuntuKylin目前只是一个初级版本的产品,具体预装时间还不好确定。 Ubuntu的扩张策略 与国内机构合作推出UbuntuKylin操作系统是Ubuntu扩大用户规模的一个重要手段,Canonical把这称作Ubuntu的本地化。UbuntuKylin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本地化的样本。 在UbuntuKylin的开发过程中,CCN开源实验室会主导开发一系列本地化的应用。在首个UbuntuKylin 13.04版本中,内置了中国农历日历,音乐搜索,天气应用。后续UbuntuKylin将会加入中文输入法、地图、购物、在线银行支付等。 “通过和合作伙伴的合作,我们可以去整合更多的适用于本地的一些应用程序,这也能提高本地用户的黏性。”薛宝珍表示。 在本地化之外,与OEM合作进行预装目前而言仍然是Ubuntu最重要的获取用户的渠道。目前,Canonical与联想、惠普、戴尔都达成了预装Ubuntu操作系统的协议。 虽然PC出货量在过去的一个季度里出现了大幅下滑,并且前景堪忧,但薛宝珍表示,Ubuntu的OEM预装量实际上一直在保持增长。但她坦言,长期而言,“移动是未来”。 “我们发现用户已经不只是局限在桌面端了,他们开始使用新兴的互联网设备,比如手机和平板电脑,(所以)我们去开发一些新的解决方案。这样能覆盖一些新的用户,以扩大我们的用户数量。”她说。 Canonical公开的数据显示,Ubuntu的全球用户超过2100万,而薛宝珍指出,这个数字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Ubuntu全球用户应该会远超这个数字。 与Android竞争 在桌面端的开源操作系统中,Ubuntu可能要面临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谷歌Android 。Android目前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但最近包括英特尔在内的厂商都在谈论搭载Android系统的笔记本电脑的可能性。由于已经拥有了更为完善的软硬件生态系统,这可能对Ubuntu造成一定冲击。 薛宝珍表示,“这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情景。除了Android系统以外,谷歌还有Chrome操作系统,如何去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将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她指出,Android最初是为了手机设计,并逐步拓展到平板电脑,在向PC延伸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现在我们看到也许它会往PC延伸,但我们不知道它延伸的效果会怎么样。Android手机的解决方案放到平板上会有一些使用上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有键盘和鼠标的电脑。它是不是它能够满足需求,我们觉得会遇到一些问题。” 在Android从移动端向PC延伸之时,Ubuntu实际上是在从PC端向移动进行转移。薛宝珍表示,Ubuntu有信心在跨平台解决方案里做得更好。“Ubuntu最开始就是为桌面设计的解决方案,我们在考虑往平板和手机上迁移的时候,已经学习了前面操作系统成功和失败的地方。” 薛宝珍表示,Android延伸至PC端对整个PC行业而言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并将给行业带来正面影响。“它将告诉普通用户,除了Windows操作系统之外,你还可以有其他的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