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 《水浒传》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古典著作之一,我纵然是维吾尔人,但也很早开始接受汉 语教育,因此对于该著作也是略知一二。今天这篇文章中,重点讲述下《水浒传》中较为精彩的故事:杨志护送生辰纲前往东京,半路却被晁盖等人劫取。通过这个 故事的,可以发现IT团队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若干问题。本篇纯属虚构,若有雷同,那就雷同。 开始之前:“青面兽杨志”的出生杨志在《水浒传》中出场是第12回,与刚上梁山不久的林冲在树林中相斗,不想王伦及时出现方才阻止了两强相争。王伦问到“青面汉”的出生,杨志回答到:
杨志自称杨家将之后,可谓是”根正苗红“的英雄。只可惜因为丢了花石纲沦落民间。可谓郁郁不得志且报国无门的铁血真汉子。浑身上下都是英雄气概,却 无奈因有过错而不得不在四处浪荡。放眼望去,现在大大小小的企业中这种”获取过XXX学士、XXXMBA、XXX博士“头衔的人比比皆是。可是这么许多人 中,真具有杨志这般”真功夫“的人却寥寥无几(《水浒传》中能和林冲打个平手不分上下的人,除杨志外,没几个人罢)。有许多”职业经理人“或其他管理者给 自己带上各种”美丽光环“,企图以此换取老板或投资人的信任,真让人觉得哭笑不得。可话又说回答,老板或投资人除了参考这些”光环“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 方式么? 项目经理人选确定及“生辰纲”故事的开始故事辗转发展到“生辰纲”相关的情节时,已是《水浒传》第16回。杨志的故事也有了戏剧性的转变:因为卖刀误杀了牛二之后被官府发配至北京大名府,最终做了大名府梁中书门下一员。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水浒传》中杨志的能力才渐渐开始突现,也开始让我真心诚服。 “运送生辰纲到东京”项目刚刚确立,需要选择项目经理人选,恰巧这时杨志的出现才让梁中书选中他作为项目经理。有鉴于上一次项目的失败(上年运送金 银珠宝半路被人劫取),梁中书选择杨志担任本次项目的项目经理人选,是有一定依据的。上一段讲述过“青面兽杨志”身上的“光环”,其人为杨家将后人,可谓 有勇有谋,是完成这个项目的最佳人员。 拟定自己的方案,敢对老板说出心中的“不”“运送生辰纲到东京”项目经理人选确认之后,梁中书和杨志便开始策划如何完成本次项目。梁中书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杨志不是那种喜欢“拍马屁”之人,更不会“阿谀奉承”。既然选中自己作为项目经理人选,那么需要自己完全掌握项目的实施过程。老板的意见可作为参 考,但不能完全听之任之。当然,他也深知这次项目的重要性:无论对于大名府梁中书来说,亦或对于杨志自身想要“在罪立功”而言,本次项目只许成功,不许失 败。因此,杨志没有着急起身。更没有完全要按照老板的意思去做。对于老板梁中书给出的方案,杨志果断选择了“不”,并且给出了非常详细的理由:
上述理由可谓充分、合理。老板给的方案看上去是一个“常规”而且“有效”的方案,但在这个特殊的项目中,常规的解决方案已经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了。不 仅可能导致项目彻底失败,更有可能结果了项目经理的“性命”。因此,与老板一番周旋之后,杨志给出了自己的方案并获得了老板的认可:
通过杨志的解决方案可以看书:采取伪装的方法,将沿途可能遇到的“项目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实施,这叫做“规避风险”。 争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拍板”的权力杨志获得项目经理的职位之后,项目目标以及实施方案都已获得老板的认可。在临行前,还需要确立自己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具有“拍板”做决定的权力。为避 免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项目干系人的过多干扰,平衡各方利益的前提下成功完成项目,杨志需要确定自己在项目团队中的地位和权力。在将要开始项目的前一天,老 板又喊來杨志委托另一个附带项目:
项目将要开始之前,平白无故又多了几个可以“左右”项目实施过程的人选,这对杨志来说无异于“增加风险”。因此,杨志再次说出了心中的“不”。对此,杨志理所当然的给出了足够详细的理由与梁中书沟通并获得了认可。其结果是:
很多时候,作为管理者不能一味的迎合老板,要在适当的时候说出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并拿出切实可行而有准确充分的理由去说服别人。这样,可以掌握项 目的管理权同时也会让老板觉得你是个“有思想”的管理者。话说,职位越高身上负担的压力就越大;职位越高,在公司里要做的事情就越是需要自己主动去挖掘。 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开发人员,大可等着项目经理分配任务即可。而作为管理者,要时刻“找点事情”给自己完成,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才可获得认可。 项目实施过程及“生辰纲”运送途中故事发展到这里,应该说是“生辰纲”故事的高潮起始阶段。杨志命众人打扮成脚夫模样就这样开始了这段艰辛又让人惋惜的项目。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杨志的项目管理能力频频让人觉得惋惜。尤其杨志管理团队成员的方法,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水浒传》中说: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这样开始走了5、7天之后,人家渐少,行路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而杨志因为项目任务在身,采取不少极端方法以保证项目成功。只可惜,实施过程中完全没有考虑到项目成员可能出现的逆反情绪。
因为“项目工期短”、“临时新增需求”、“需求变更”等原因,项目经理往往会安排加班。 虽然项目经理不像杨志那般“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但长时间加班及对待团队成员恶劣的态度,导致成员开始涣散。或许团队成员不会直接告诉你:你的管理 能力很烂。但其实内心中早已对此失去信心,甚至对项目都不再报有希望。在“生辰纲”的故事中,那十几个人最终发展到“你便剁做我七八段,其实去不得了”的 地步,就基本上宣告项目将要彻底失败了。 不管是什么理由,千万不能忘记:项目成员是项目经理赖以完成项目的根本人选。再做任何决定之前,都应该仔细衡量某个决策可能对团队成员产生的影响。 其实关于项目团队管理的方案,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适当举行集体活动、加强业余生活关联等。让团队成员的每个人感觉到, 团队是一个大家庭,是一个“有问题可以摆出来大家一起解决”的地方,项目经理不是“领导”,而是大家的“前辈”。如果能做到这些,我相信团队成员之间相处 也会比较融洽。当然,团队成员中有“人渣”的情况除外。哪个团队没有那么一两个人渣呢?你说是吧?! “生辰纲”的故事,其中还有很多细节可以挖掘。比如:白胜拉着白酒出场之后,杨志对此的警觉;晁盖、吴用等人出场时,杨志同样对他们警觉;以及后来 晁盖等人喝酒欢笑、再到白胜假装生气不卖酒给杨志等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然后再想想是不是可以把这些故事和项目管理过程联合起来。 还有,在《水浒传》中杨志最后喝酒,而且喝的很少,所以大家中了蒙汗药醒来的时候,是杨志首先醒来,而其余人等是之后醒来。但翻拍成电视剧时,不知为什么这个细节处理上把先后顺序反过来了。 项目结尾及故事结束《水浒传》中关于“生辰纲”的故事大体在这里就结束,之后的章节是杨志遇到曹正及鲁智深等人,而这篇文章也将要结束。可是,我们来分析一下: 项目前期:杨志对于项目最终要完成的任务非常清晰明了,而且具有自己一定的方案也获得了老板的认可。在开始实施 之前,通过各种方法确立了自己在项目中的职位和权力。在这点上看,杨志是非常有水平的项目经理。能够对具体问题,拿出自己一定的方案。能够分析各种条件的 利弊、能够平衡项目干系人的意见等。 项目过程:完全不顾团队成员的状态、进度,一味以项目最终目标为驱动,盲目施加各种压力,最终导致团队成员涣散。不仅团队成员对项目失去信心,也逐渐对杨志失去了应有的尊重和支持。 项目结尾:项目彻底失败,且团队成员反咬一口将责任推卸给杨志,最终逼得杨志落草为寇。一代名将之后,最终落得如此下场,不令人惋惜么?! 所以,作为管理者时刻要明白:项目团队是你赖以“生存”的根本。如果不妥善处理团队成员相关的问题,最终不仅可能致使项目失败,而且其个人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题外话:“智取生辰纲”的过程,自然不能全归为杨志领导无方。这里也需要肯定的是,吴用的策划能力,尤其“下蒙汗药”的细节才是整个故事的亮点。谁让杨志这么倒霉,偏偏碰到吴用、晁盖这帮人呢? 这篇文章站在杨志这个角度分析项目管理的方面问题。哪位朋友有兴趣,可以写写晁盖、吴用这帮人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其中一点不缺乏项目管理技巧,从项目策划开始到项目团队的组成,尤其人员执行力方面等都可以作为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