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后的工作日过得总是忙碌有充实,又到周五,回顾过去的一周,开源界又发生了哪些新鲜事呢?各大企业又有哪些最新动向,各种开源软件又给广大用户带来了哪些最新改进,本次开源周刊我们一起来回顾和盘点一下。 在清明小长假刚一结束,Ubuntu就为我们带来了其新版本Ubuntu 13.04“Raring Ringtail”的最后一个Beta版本。新版没有提供在 Windows下安装Ubuntu创建双启动的工具Wubi。Wubi是Windows-based Ubuntu Installer的缩写,开发者称由于Wubi中的多个bug没有在最终beta版发布前中得到解决,因此Ubuntu 13.04不会发布Wubi安装器。 在整个ubuntu 13.04 开发周期中,unity也已经做了一些有趣的改变、优化和功能增加,包括Unity Previews,Ayatana Overlay 滚动条的支持,新的lens图标等,更现代的美化,直观的界面。除了给我们带来新版本的一些最新改进,Ubuntu还在近期高调进入中国市场,一时动作频频,成为了中国开源市场、甚至是移动OS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次专辑我们来一起关注一下…… 谷歌近日宣布,将在未来的Google Chrome/Chromium中使用基于WebKit的fork Web渲染引擎:Blink。Google Chrome/Chromium从创始至今一直使用 WebKit(WebCore) 作为 HTML/CSS渲染引擎。WebKit早先由Apple由KHTML项目fork出来,用于Safari浏览器的Web引擎。苹果在Safari中就一直采用Webkit核心,并于2005年将Webkit公开为开源软件。由于宽松的协议、轻量级的设计和便捷的应用程序内嵌API,WebKit逐渐变得流行起来,除了Google Chrome/Chromium和Safari,它在移动终端(Symbian S60,Android,iOS)到Toolkit集成(GTK+, Qt4) 都有不错的收获。 尽管上面一众经常被统称为WebKit,实际上各自都使用了自己的WebKit分支或者编译时选项,使得最终的渲染结果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工作重心的不同,导致苹果和谷歌在WebKit开发上的步调越来越不一致。2010年随着OS X Lion一起面世的WebKit2。由于WebKit2在WebCore层面上实现的进程隔离在一定程度上与Google Chrome/Chromium自己的沙箱设计存在冲突,故Google Chrome/Chromium一直停留在WebKit,使用Backport的方式实现和主线WebKit2的兼容。显而易见这增加了WebKit和 Chromium的复杂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Chromium的架构移植工作,延缓了谷歌创新的速度。 随着Google放出更换渲染引擎引擎的消息,不仅今年初宣布放弃自有渲染引擎跟随Chromium的Opera积极跟进,其他浏览器也都有所感应。 Mozilla和三星本周也宣布,将合作开发下一代浏览器渲染引擎Servo。开发者对于谷歌的决定反应不一。苹果移动Safari团队的资深人士弗朗西斯科·托马斯基(Francisco Tolmasky)表示,他对这一新产品很感兴趣,而谷歌目前是WebKit的实际控制者。他表示:“这就是软件的遭遇。目标发生改变,旧的代码和设计不再有意义,你需要重构或重新编写软件。”一场新的浏览器市场撕杀似乎正在不断积蓄酝酿,而这场大战又会否再现浏览器市场之前的硝烟弥漫呢?本次专辑我们一起来关注…… 据国外媒体报道,思科、Juniper、惠普、IBM和微软等科技巨头周一宣布推出一项名为“OpenDaylight”开放源码软件开发项目,此举标志着传统网络将发生根本变革,一个新的网络时代即将到来。 “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和云计算的出现,计算机网络已经增长到前所未有的巨大规模。”战略和管理咨询公司Wiretap Ventures创始人马修·帕尔默(Matthew Palmer)说,“我们必须寻找新的网络建设途径”。 这项运动被称为“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或SDN)”,在许多方面,这对像思科、Juniper和惠普这样的保守势力来说是一种威胁。它可以让世界更自由地通过其他渠道购买硬件。但这些科技巨头肯定会看到大势所趋,并意识到自己也需要改变。 这就是这些高科技巨头会联手推出“OpenDaylight”项目的原因。毫无疑问,“OpenDaylight”项目是前所未有的开放源码软件项目。这一项目旨在开发一个大型的软件组,以创建比传统网络更灵活的新网络,并将与世界自由分享这些软件。该计划的目的是加快网络的演变,将来的网络可以很容易地混合和匹配不同来源的软件和硬件。 由于这些高科技巨头的联手(或者至少它们声称联手),OpenDaylight也表明网络世界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朝着谷歌开创的方向前进,未来人们可以像操纵计算机一样操纵网络。它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呢?咱们不妨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