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LUPA开源社区 首页 开源热点 查看内容

Chrom启用Blink再掀浏览器大战

2013-4-10 14:25|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5436| 评论: 0|原作者: LUPA开源社区|来自: LUPA开源社区

摘要:   谷歌近日宣布,将在未来的Google Chrome/Chromium中使用基于WebKit的fork Web渲染引擎:Blink。同时Opera表示也将跟进Google Chrome/Chromium的步伐。  Google Chrome/Chromium从创始至今一直使用 WebKit(WebC ...
  谷歌近日宣布,将在未来的Google Chrome/Chromium中使用基于WebKit的fork Web渲染引擎:Blink。同时Opera表示也将跟进Google Chrome/Chromium的步伐。

  Google Chrome/Chromium从创始至今一直使用 WebKit(WebCore) 作为 HTML/CSS渲染引擎。WebKit早先由Apple由KHTML项目fork出来,用于Safari浏览器的Web引擎。苹果在Safari中就一直采用Webkit核心,并于2005年将Webkit公开为开源软件。由于宽松的协议、轻量级的设计和便捷的应用程序内嵌API,WebKit逐渐变得流行起来,除了Google Chrome/Chromium和Safari,它在移动终端(Symbian S60,Android,iOS)到Toolkit集成(GTK+, Qt4) 都有不错的收获。



  尽管上面一众经常被统称为WebKit,实际上各自都使用了自己的WebKit分支或者编译时选项,使得最终的渲染结果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不过大体上WebKit社区内部还是比较和谐的,各个成员之间也为维持兼容性作出了努力。

  但Webkit始终是由苹果主导的项目,其目标是为苹果MAC OS以及iOS提供一个高效的浏览器渲染内核。相对于Google ,苹果是一家更传统的公司,其主要收入来自其硬件产品的销售。虽然苹果也对Web有着很大的兴趣,但和谷歌对Web的狂热相比,苹果更倾向于建立硬件+软件+iTunes的封闭生态系统,浏览器不是其重心。

  工作重心的不同,导致苹果和谷歌在WebKit开发上的步调越来越不一致。2010年随着OS X Lion一起面世的WebKit2。由于WebKit2在WebCore层面上实现的进程隔离在一定程度上与Google Chrome/Chromium自己的沙箱设计存在冲突,故Google Chrome/Chromium一直停留在WebKit,使用Backport的方式实现和主线WebKit2的兼容。显而易见这增加了WebKit和Chromium的复杂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Chromium的架构移植工作,延缓了谷歌创新的速度。



  Google最新的决定就是从WebKit fork中打造出自己的Blink Web擎:现阶段以精简内部结构为主,将删除大约 7000 个文件和 450 万行 WebKit2 兼容代码。未来将着重改善 DOM 架构,将使用 JavaScript 实现 DOM。提升安全性,实现进程外 iframes 。

  Google总的来说一向就是个行动派,并以善于创新著称,他既然决定了,那动作可谓是相当迅速。最新版的Chrome浏览器就已经正式迎来了Google称之为Blink的新渲染引擎(替代WebWit)。Google计划在9周后发布的Chrome 28上,使用Blink来驱动桌面和Android上的Chrome浏览器。本次变化首先由开发人员和Google观察家,现供职于Google公司开源Chromium项目的弗朗瓦索·博福特(Fran?ois Beaufort)提到。



  随着Google放出更换渲染引擎引擎的消息,不仅今年初宣布放弃自有渲染引擎跟随Chromium的Opera积极跟进,其他浏览器也都有所感应。Mozilla和三星本周也宣布,将合作开发下一代浏览器渲染引擎Servo。开发者对于谷歌的决定反应不一。苹果移动Safari团队的资深人士弗朗西斯科·托马斯基(Francisco Tolmasky)表示,他对这一新产品很感兴趣,而谷歌目前是WebKit的实际控制者。他表示:“这就是软件的遭遇。目标发生改变,旧的代码和设计不再有意义,你需要重构或重新编写软件。”

  综观整个事件的发展,在Webkit项目开始时,Google通过它成功的快速推出产品并抢占市场。但在WebKit成为累赘时,脱离Webkit的Chrome给谷歌带来更大的自由度,以实现其理想中的Web形态,而不需要和苹果协调步调。

  谷歌转向自主研发Blink浏览器内核意义重大,谷歌此举欲降低Webkit即苹果在浏览器市场的影响力。截止2012年底,Webkit浏览器内核占总浏览器市场份额约40%。谷歌Blink的横空出世也将使它和其他的WebKit浏览器开发商包括——苹果、诺基亚和黑莓——更彻底地分道扬镳。

  这一举措意味着,现在有四大渲染引擎在线:WebKit、Blink、Trident 和Gecko。对于用户来说,渲染引擎的差异化意味着他们在使用不同浏览器打开同一网页时将得到不同的结果——在移动设备上尤其如此。

  谷歌并在一篇博客文章里写道:“我们知道,新的渲染引擎的出现将对网页浏览产生重大影响。”但谷歌补充说,它认为多个渲染引擎 “能够推动创新,并增进整个网络生态系统的健康。”

  谷歌此举有很大风险。根据NetMarketShare的数据,Chrome 浏览器目前是台式机最常用的浏览器之一。而根据Statcounter的统计,Chrome 浏览器目前是台式机最常用的浏览器。NetMarketShare统计的是访客数量,而tatcounter只统计点击量。如果谷歌的新战略不成功,Chrome 浏览器的统治地位或将不保。

  实际上,谷歌的这一举动在台式机和移动设备两个领域中重启了类似于20世纪90年代的“浏览器大战”。20世纪90年代,微软的IE浏览器向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网景 Navigator浏览器发起挑战,并取得了胜利。

  而根据网络应用公司(Net Applications)的数据,目前,苹果公司的MobileSafari浏览器是移动设备上最常用的浏览器。而根据Statcounter的统计,Android浏览器是移动设备最常用的浏览器,市场占有率为占30%,MobileSafari的市场占有率为24%。最近,谷歌推出了 Android版的Chrome浏览器,取代了Android中的“浏览器”应用程序。

酷毙
1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