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位:Facebook令人难以置信的缩水隐私策略 曾几何时,Facebook还是世界上最能守住用户隐私的社交网络。如果没有后缀为.edu的邮件地址,你不仅不能加入Facebook分享快乐,而且也不能看到任何其他人分享的乐事。 由于马特·麦基翁(Matt McKeon)的交互式图形展示技术,情况在2005年有些转机。在2010年4月,当Facebook为第三方网站引入Like按钮后,Facebook的信息抓取达到了巅峰——站内或站外的素材都可以获取。但是Facebook的隐私保护有所萎缩,其隐私数据使用策略增加至惊人的9349字。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Facebook 隐私?不(Fuhgeddaboudit)。 科技背叛第9位:惠普Palm 就像一个辗转了几家寄养家庭的可怜孤儿,2010年4月,被惠普收购的Palm,以为自己真的找到了一个安稳的避风港。 这样的消息,让Palm的粉丝们欢欣鼓舞——这家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不仅能够成为Palm的庇护所,更能凭借WebOS带来更多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但是这个狄更斯式的故事,并没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在TouchPad平板电脑推出不足5周之后,惠普停止了这项业务,并将WebOS的其他残余转到了一家名为Gram的公司,并在上月出售给LG公司用于智能电视——谁知道呢?也许,未来60英寸的平板电视,也要使用触控笔控制了。 第10位:苹果,你只伤害了曾经的挚爱 还记得苹果和谷歌曾经是“永远的好朋友”吗?这一幕恍如昨日。 2009年8月,谷歌CEO 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成了苹果的董事会成员。那时候,谷歌还只是个互联网巨头,而苹果只是个销售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公司。 当Android手机变成了街机,乔布斯在自传中提到,发誓要搞垮谷歌,甚至不惜花光苹果的资金,发动摧毁谷歌操作系统的“热核战争”。但是,乔布斯没能活着看到“胜利的那天”——Android占有全球智能手机市场51%的份额,比苹果的24%份额的两倍还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