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 再来看看雷·库兹韦尔。威维克·瓦德瓦(Vivek Wadhwa)在Tweet上的直播报道称,周四,库兹韦尔在奇点大学(Singularity University)与X奖励计划的主席彼得·迪亚曼蒂斯帝(Peter Diamandis)会谈时说道:“在Google公司,他将会研究人工智能的高级应用并可以调动无限的资源为之服务。”瓦德瓦的报道还说:“库兹韦尔想 要开发出能够真正理解人类语言和语义的技术。” 库兹韦尔还与Google公司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一道投资了“奇点计划”。他们所希望的有一天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力的想法很容易陷入对机器的盲目崇拜中去,而且是以人性的丢失为代价。但这却 是Google公司三驾马车中的重要一支。 在预测未来方面,库兹韦尔曾是常胜将军,特别是他所预测的科技创新将会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进而会使得人们可以重组自身的基因序列。在他加盟 Google公司的声明中,库兹韦尔写道:“在1999年,我曾说过,十年之内人类就能开发出诸如自动驾驶汽车或是能够回答问题的手机这类技术,当时许多 人批评说这些预言是不切实际的。十年之后,Google已经研发出了自动驾驶汽车,而且人们也的确可以向自己的安卓手机问各种问题。” 指数级的增长和功率曲线式分布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内,因此,库兹韦尔就提出了“回报率加速定理”。但科技的增长实际上是一系列叠加 的S曲线所带来的,比如一条曲线走平时,另一条新的曲线开始上扬(据瓦德瓦的报道,彼得·迪亚曼蒂斯帝在周四的活动上显然也说过类似的话,但是S曲线却被 误解成上升和下降,那是贝尔曲线)。苹果公司的成功轨迹就是沿着这样的模式,从iPod到iPhone再到iPad,这一系列产品线带动苹果公司画出了一 条连续的成长曲线。但是Google公司却在努力寻求搜索和广告业务之外的成长点。Google与库兹韦尔的联手或许会推出一个超级智能搜索工具,作为其 持续业务的基石。 在这场野心勃勃的未来之争中,谁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呢?是用户、广告商还是“奇点计划”本身?作为用户至上理念的拥护者,我的看法是,用户必须要知道 产品的使用条款而且一旦不喜欢这些产品也可以有卸载的途径。Google公司成功的关键,或者说Google的产品要比其竞争对手产品要好用的关键原因就 在于它始终是以用户为中心。现在的问题就是,这家公司是否能为库兹韦尔和其他的未来学家提供他们为完成崇高目标所需的“无限资源”,但同时又不会让广告过 于干扰到用户体验的舒适度。 要想保持良好的用户体验,其中一个选择就是将这家公司一分为三。但必须承认,这似乎有点扯远了。让搜索和用户服务产品变成准公共产品;让公司内的广 告业务平台向用户服务业务付费以覆盖用户,而且还要通过未来学家们的高质量的研发来确保用户体验度不会下降。最吊诡的事实在于,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奇点计 划恰恰是令广告销售变得越来越难做。难道这家公司的主要功能不是服务自己的用户和广告客户,而是服务于人类的未来吗? 双语阅读:Google Is Really Three Companies, All On A Roll 译 唐昕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