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惠普首席执行官李艾科 据路透社报道,对前惠普首席执行官李艾科(Leo Apotheker)来说,2011年7月在法国海边一个漂亮的度假村与Autonomy创始人迈克·林奇(Mike Lynch)的会面,是他重塑这家传奇科技巨头行动的关键。 在掌管惠普的9个月里,李艾科曾努力寻找让公司摆脱低利润的电脑硬件业务,进入利润丰厚的企业软件和服务领域的途径。2位熟悉当时情况的人士称,李艾科一直在寻找大的、变革性的收购,在与几家公司谈判都失败后,他将目光瞄准了Autonomy。 经过两个月在惠普被称为“Tesla项目”的谈判后,李艾科与林奇在诺曼底海岸多维尔的一家酒店见面,并就后来的111亿美元交易达成了一致。收购 Autonomy如同一枚重磅炸弹,但并不是李艾科所希望的那样爆炸。当在2011年8月宣布该协议时,投资者对收购价格提出尖锐批评,惠普股价大跌。 几周内李艾科被解雇了。几个月内,林奇和惠普高管发生分歧。一年内林奇被迫辞职,惠普开始对Autonomy的会计违规指控进行调查。最终惠普在上周宣布,注销Autonomy超过四分之三的价值,并向美国和英国监管机构通告了Autonomy会计欺诈问题。 Autonomy 协议在惠普内部的引爆也带来以下质疑:惠普公司及其律师、会计师和投资银行家团队可能无视预警信号而强行收购。路透社采访了10多位直接参与交易或会计调 查的人员。他们描述的情形是,该公司不顾一切地设计新的路线,而这个路线却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Autonomy公布和审计过的账目。 此事也给林奇蒙上了阴影,他被广泛认为是才华横溢但处境艰难的高管。5月他离开了惠普,并断然否定了该公司的会计诈骗指控或有关惠普被有意欺骗的指控。 CEO地位 2010年11月李艾科被任命为惠普首席执行官,当时就遇到了让人挠头的事情和批评。他是德国企业软件制造商SAP的资深高管,显然没有资格掌管惠普——惠普的销售额几倍于SAP——尤其是他缺乏电脑硬件业务的经验。 但 这家美国公司还未从一系列董事会斗争中脱身,这些问题最终导致马克·赫德(Mark Hurd)在2010年8月因性骚扰丑闻而辞职。李艾科几乎是立即进行这次收购,尽管此前惠普并购康柏和Palm没有成功。消息人士称,他被授权带领惠普 朝新的方向发展——鉴于惠普传统电脑业务下降,软件似乎是合乎逻辑的——感觉有必要进行变革性收购。 消息人士称,他“敲了很多公司的门”, 包括电信软件公司Comverse和Amdocs以及企业软件制造商Tibco。目前不清楚与这3家公司的谈判进展到什么程度。消息人士称,惠普退出了与 Comverse的谈判,因为该公司不符合公布的财务状况,此前披露的财务信息涉及到期权会计丑闻。惠普与Tibco和Amdocs的谈判因价格问题而失 败。 对此,Amdocs和Comverse发言人拒绝置评。Tibco发言人未回应置评请求。 李艾科然后将目光瞄准了 Autonomy。该公司在即将兴起的“大数据”领域是先驱者——其软件可分析大量的企业数据——可作为惠普新战略的核心。这一次李艾科决心不再错过机 会。消息人士称,他“无法与任何人合拍”,“事情是他与Autonomy谈了,然后举行谈判,他再告诉董事会必须做点什么”,“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出于沮丧 和绝望”。 去年5月惠普开始认真看待Autonomy,聘请了投资银行巴克莱担任顾问。还聘请投行Perella Weinberg Partners审查惠普的业务重组方式。2011年7月初,惠普董事会召开为期两天的会议,评估收购的合理性。消息人士称,在这一过程中,董事会提出了 交易的指导意见如价格,并同意进行尽职调查。最后董事会通过投票同意谈判。 交易促成者 在整个过程中,李艾科一直直接负责并征询过惠普董事长雷·莱恩(Ray Lane)的意见,莱恩是甲骨文前高管,他鼓励管理层进行交易。到7月底,李艾科和林奇——因为惠普是Autonomy客户,他们以前就认识——在多维尔酒店里确定了财务条款,尽管还未确定价格。 后来还出现了惠普首席战略官谢恩·罗宾逊(Shane Robison),他因是惠普很多更大交易,包括另一个麻烦的收购——技术服务公司EDS的主要设计者而获得信任。去年在李艾科离开后不久,罗宾逊也被迫离开了惠普。 消息人士称,在谈判中李艾科提出了惠普有关将2家公司合并的观点——罗宾逊在需要时也插话。没有公开谈论过Autonomy会计问题的罗宾逊,没有回应寻求评论的要求。 几 个星期里,双方在价格上讨价还价,罗宾逊在内部讨论和敲定交易中起了关键作用。消息人士称,在惠普内部,该协议被视为李艾科和罗宾逊的交易。据另一位熟悉 谈判的人士称,最后超级交易撮合者弗兰科·夸特隆(Frank Quattrone),他的Qatalyst Partners代表Autonomy,在确保其股东接受这么高的价格上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消息人士称,在讨价还价还在继续时,一个多达几百人的尽职调查小组,包括来自惠普所有相关部门如财务的内部员工,翻遍了Autonomy的账目、检查了合同并约见了Autonomy的高管。参与这个过程的外部专家包括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银行家。 尽职调查被认为很直接,因为Autonomy一直公开提交财务信息并审计过。消息人士称,为期一个月的调查过程广泛而细致,但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做空者 消息人士称,这段时间,惠普向林奇和Autonomy首席财务官苏索凡·侯赛因(Sushovan Hussain)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该公司会计传闻的问题,但Autonomy的高管都一一作出了解释。 惠普将没有详细说明提出的问题。但有关Autonomy的账目问题早在2009年就出现了,当时著名做空者吉姆·查诺斯(Jim Chanos)认为Autonomy股票有做空机会,他的根据是有关该公司报告了利润率在50%左右但没有转变为相应比例的现金流等担忧。 他 的另一个担忧是,该公司报告了软件许可收入的两位数增长,而竞争对手的销售却在萎缩。上周在CNBC上被问到,董事会是否与李艾科说过有关 Autonomy的传闻时,惠普现任首席执行官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表示:“当时我不在董事会。据我所知,是在我们宣布收购后,才有大量的博客对Autonomy的潜在问题进行了报道。前管理团队曾深入研 究过,得出了没有问题的结论。” 惠普的高管现在称他们被骗了。李艾科上周表示,他获悉Autonomy被控会计欺诈后感到“震惊和失望”。 他通过发言人表示拒绝接受本报道的采访。消息人士称,在交易还在考虑时,惠普首席财务官凯西·莱斯杰克(Cathie Lesjak)确实提出过惠普能否支付如此高的价格以及能否很好地整合Autonomy的问题。 莱恩表示,董事会根据管理层的建议批准了这项交易。他通过电子邮件表示:“建议是基于误导性的财务报表和Autonomy高管的虚假陈述。事后看来,我们不应以如此高的价格收购。我们被骗了并搞砸了。” 在 该交易被批准时,李艾科已经快没时间了。他想出售惠普的PC业务,但无法完成交易。他宣布对该部门进行战略评估——但让很多员工和一些客户感到恐慌。那次 失误以及后来一系列的财务业绩未达目标,导致李艾科在2011年9月被解雇——当时Autonomy交易甚至还未完成。董事会成员惠特曼——曾投票赞成收 购Autonomy——接任了首席执行官。此次收购继续进行,并迅速完成交易。 文化冲突 惠普礼貌的、行动迟缓的官僚作风和Autonomy特立独行的销售文化存在非常鲜明的对比。消息人士称,林奇也对他的从属地位感到不满。他经常不让惠普管理层参与关键决策——如同他公司的名字一样自治——反对与惠普全面整合。他也抱怨惠普的繁文缛节。 在今年5月被迫离开惠普后,6月林奇回到惠普讨要解雇金。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但他发现自己收到的却是惠普对Autonomy大量会计指控。消息人士称,惠 普法律总顾问约翰·舒尔茨(John Schultz)专门询问了林奇一系列会计项目,包括2年里的至少三笔销售交易。林奇对大多数问题的答复是,审计机构德勤在各种项目上都签了字,或者说他 不记得具体细节。 消息人士称:“如果没有问题,他应该可以解释。但他只是拒绝谈论。”另一位消息人士日前表示,林奇一无所知,因为他手头上没有这些交易的信息。林奇的发言人称,惠普上周的这些指控“在6月没有问他”。 法律斗争已经开始。上周有消息人士称,惠普已将文件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英国反严重欺诈局,美国司法部也卷入其中。本周二惠普还威胁对相关各方采取法律行动,但没有提到具体的目标。惠普已向林奇发出了回答问题时作伪证的挑战。 熟悉林奇的消息人士称:“他将这家公司当作小型私人控股公司经营,他参与了公司所有方面的事情,他应该非常熟悉。对林奇来说不知情,如果他真的是这样说,是不大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