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大部分Linux爱好者来说,Red Hat可能是大家最早接触的Linux发行版,而依托于政府部门的采购,Red Hat在国内拥有众多的用户,而且相关的学习培训资料也是最多最广的,其强大的安全性、稳定性、安全性方面都值得肯定,其Red Hat服务器版本在国内应用最为广泛。
RedHat是美国RedHat公司的产品,是相当成功的一个Linux发行版本,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Linux发行版本。Red Hat最早由Bob Young和Marc Ewing在1995年创建。原来的Red Hat版本早已停止技术支持,目前Red Hat的Linux分为两个系列,其中一个是由Red Hat公司提供收费技术支持和更新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系列;另一个是由社区开发的免费的Fedora Core系列。 Red Hat因其易于安装而闻名,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用户安装程序的负担,其中RedHat提供的图形界面安装方式非常类似Windows系统的软件安装,这对于那些Windows用户而言,几乎可以像安装Windows系统一样轻松安装Red Hat发行套件。RedHat作为Linux的发行版本,开放源代码是与其他操作系统,如Windows等相比具有的先天优势,有利于全世界范围内技术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共同开发。 Red Hat是目前全球最先自负盈亏的Linux企业,NASDAQ上市公司,银行现金高达29亿美元。 Red Hat于2010年11月11日发布Enterprise Linux 6正式版,包含更强大的可伸缩性和虚拟化特性,并全面改进系统资源分配和节能。从理论上讲,RHEL可以在一个单系统中使用64000颗核心。除了更好的多核心支持,RHEL 6还继承了RHEL 5.5版本中对新型芯片架构的支持,其中包括英特尔的Xeon 5600 和7500,以及IBM的Power7。 新版带来了一个完全重写的进程调度器和一个全新的多处理器锁定机制,并利用NVIDIA图形处理器的优势对GNOME和KDE做了重大升级,新的系统安全 服务守护程序(SSSD)功能允许集中身份管理,而SELinux的沙盒功能允许管理员更好地处理不受信任的内容。 在国内市场,Red Hat可以说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但其兼容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Linux的代码操作更使的许多专业人士望而却步,导致了其在应用和维护过程中需要的费用和专业性较高。 上周,Ubuntu的老大Mark Shuttleworth在其博客上撰文一篇,表示在公共Web服务器这一块,Ubuntu的份额已经超越了红帽的RHEL。根据Shuttleworth展示的数据,自去年夏天以来,Ubuntu作为一款Web服务器系统一直比红帽更受欢迎。
而对于国内大部分企业用户来说,可能并没有意识到Ubuntu已经在无声无息中超过了曾经的霸主Ubuntu。Ubuntu服务器版的易用性使得它广受欢迎。其自动化的LAMP (Linux, Apache, MySQL, 和 PHP) 安装使得安装大量服务器的核心组件轻松得像在公园散步一样,而不需要手动的一项一项设置。 虽然设置Ubuntu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可能像你直接购买设置好的Windows服务器那样简单,但有许多应用程序可以帮你将Linux版的家庭服务器和其他网络连接起来。当然这不可能像使用Windows家庭版服务器或是Time Machine 备份一样容易,但是Ubuntur的强大功能足以弥补这一切,它可以处理所有的流媒体,远程备份,以及文件服务需求。 为什么人们在关注Ubuntu这款服务器系统呢?这个现象的主要动因在于,Ubuntu把质量列为所有Ubuntu开发团队的首要目标(包括Canonical的开发团队和社区的开发团队)。而且他们还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开发人员提供Ubuntu端的最新工具,并致力于在云端提供出色的用户体验——云计算是计算领域的发展方向。 Ubuntu方面的头条新闻一直围绕面向桌面和消费者的设计工作,引入了Unity,并且扩大了我们的目标范围,涵盖PC以及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但是这些目标的基础在于质量方面的不断提升。 那么,是不是说Ubuntu准备好了取代RHEL?我认为Ubuntu正在变成一个重量级的服务器玩家,但是它还没有到达红帽的高度。红帽正日渐成为年收入达到10亿美元的第一家专业性质的Linux和开源公司。尽管Canonical是私有公司,但它的年收入还没有达到这个数。此外,Shuttleworth用来作为其观点基础的Web服务器是边缘服务器,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服务器。 不过,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显然在采用Canonical的旗舰Linux。我完全相信,近几年竞相成为第一大Linux服务器系统有望让Canonical和Ubuntu紧紧跟随红帽,而不是紧紧跟随SUSE或甲骨文。 本月初,SUSE公司宣布正式推出SUSE Linux Enterprise 11 Service Pack 2 (SP2)。此次对业界最具互操作性关键业务计算平台的最新升级不仅对性能、可靠性和效率进行了改进,同时继续保持了企业的质量和应用的兼容性。客户可使用SUSE Linux Enterprise 11 SP2在今天以及未来更快地、更可靠地、及更具成本效益地交付关键业务IT服务。
SUSE有着20年支持全球企业复杂系统的经验。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有13000多家客户在依靠SUSE可靠、安全、具成本效益地交付IT服务。此次发布的最新升级服务包通过一种新的有远见的开发方法,利用了成熟的社区Linux内核开发过程。通过将现代最新的Linux内核、连贯一致的库和接口与独特的前瞻移植方法相结合,SUSE为客户提供了对开源创新更快的访问,同时保持企业的质量和应用的兼容。 从历史看,Linux厂商是通过在特定内核版本基础上进行标准化来提供企业质量和内核稳定性的,并随着时间的流逝对这个内核做回溯移植上游增强。我们注意到业界正在脱离这种方法。”IDC公司系统软件项目副总裁说Al Gillen。“SUSE公司的方法利用不断成熟的上游Linux内核开发过程,使公司可在其最能产生具商业意义的地方应用其创新,同时保持产品具有长久的企业客户所要求的应用环境稳定性。” 新特性带来改进的性能、可靠性和效率 SUSE Linux Enterprise 11 SP2是首个使用SUSE新的有远见的开发模型建立的版本。令人瞩目的特性包括经过升级的Linux内核、增强的文件系统支持、和扩大的虚拟化能力: * 3.0 Linux内核:SP2包括调度程序和内存管理优化,支持透明大型页面和按CPU网络负载平衡。这些特性改进了计算和I/O密集的工作负载的性能。SP2支持最新的Intel Xeon和AMD Opteron处理器,并开发了新的硬件RAS特性如CPU和内存离线。 * Btrfs:SP2是首个提供商用btrfs文件系统支持的Linux平台。Snapper是一个与YaST 和 Zypper集成的独特的工具,它利用btrfs的copy-on-write和快照功能帮助管理员审计和恢复系统配置的变化,从而改进了弹性和服务的有效实用性。 * Linux容器:SP2包括对Linux容器的支持 – 高效和低耗的OS虚拟化。SP2也针对与Xen, KVM, ESX 和 Hyper-V的良好联动而设计,具有比任何企业Linux发行版都最广泛的虚拟化能力。 现在,SUSE已被独立软件厂商公认为运行关键业务、企业质量工作负载的成熟平台。在SUSE Linux Enterprise之上有8500多个应用得到认证和支持,比其它任何企业Linux发行版都多。 现在的客户运行的都是Windows和开源软件混合体。SUSE和Microsoft承诺在我们的云产品中满足这些客户的互操作性需求。而且支持交叉平台虚拟化方面的技术合作给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1 SP2带来的特性使它成为Hyper-V环境中的一级客户机,并在SUSE努力帮助客户进入云的过程中成为关键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