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黑客的动机也许是纯智力的,但结果不必是牺牲自身利益。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正以一种全新的实用和机会主义精神加入到开源软件的阵营中来。 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硅谷中,有用风险投资刺激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这可以追溯到晶体管第一次被用于商业目的,用芯片和晶体管代替复杂的逻辑电路板,微处理器变成一种工业动力。 在任何特定时期,都会有吸引风险投资的热门技术。虽然他们不会忽视其他的公司或商业机会,但是他们深知要使他们的商业成绩达到他们的标准,他们不仅需要成功的企业,还需要那些在投资三年之内可以IPO的公司,或者是那些可以用上亿元成交的公司,如Oracle或Cisco。1998年,互联网的热潮开始消退;那些以Netscape的壮观登场为开始的IPO冲动开始减退。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行动就是美国在线(AOL)收购了Netscape,这标志了一个时代的结束。投资界对互联网股票更加小心了,普通互联网公司与一般公司也被一视同仁,他们必须有较为可信的盈利可能。因此,投资去向如何?我们预测Linux及与开源相关的公司将成为下一个投资热点。在1999年已经有Red Hat软件引发了Linux及开源软件IPO的热潮。所投资金已经非常惊人了,而且像Scriptics、Sendmail和Vix.com这样的公司已经开始借助适宜的市场环境来构建他们的梦想。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风险投资是否流向开源软件业,而是为什么仅向那个方向发展。要知道自由软件并不是新事物;Richard Stallman在1984年就创建了FSF,为什么这么多年之后才开始变热呢? 在计算机行业,大公司控制了商业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在硅谷,那些希望天使降临和寻找风险资本投资的有成功希望的应用软件公司很快就发现,如果和微软这样的大公司对抗是不可能获得资金的。每个起步要么按微软的游戏规则进行,要么彻底退出不玩。 这种具有创造性的压力环境就是自由软件生根的条件。任何一个为微软视窗编写程序的程序员都会告诉你,那些令人畏缩的笨重的接口集合就是为了使程序彻底依赖于视窗系统库而设计的 。微软为程序员提供的接口使得原始程序很难移植到其它操作系统上去。 而在微软尚未占领的最大论坛——Internet——上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如同Scott Brandnet所描述的那样,Internet是建立在一组强大的开放标准之上的,它是由个人参与维护的,而不是由公司控制的。Internet从许多方面讲是开源软件的弊端。Internet稳定的、基于开放标准使得它适合各种程序员在Internet上开发程序。Internet的显著增长是这个开放标准的产物。 从Internet的成功中所继承下来的机构在开源软件运动中也得到了体现。Linux经销商,如Red Hat和SuSE也在竞争,但他们的竞争是基于开放标准和共享代码的。他们都用Red Hat Package Manager(RPM)作为他们的包管理工具,而不是让开发人员局限于只能使用特殊的包管理工具系统。Debian使用另一种包管工具,但由于Debian和Red Hat都是基于源代码开放的软件,两者的兼容性已经实现。 因此,使得Internet技术成为风险资本家的诱人乐园的基础在于开源软件,这个基础将使得开源软件技术同样诱人。 最为重要的是Internet创造了一种开源软件技术可以发挥杠杆作用的基础。我们正从Tim O’Reilly所描述的从软件(software)时代向讯件(infoware)时代过渡。要使这种过渡成为可能,发布信息的障碍和成本必须大规模地降低。Internet已经降低了这种障碍。 科学和新的复兴 现今的开源软件发展模式在多年以前就在学院计算机界产生了。然而,今天开源软件技术得以获得巨大的成功的原因是Internet使信息的快速传播成为可能。当Watson 和Crick 发现双螺旋结构时,他们很希望其结果可以在几天之内从Cambridge传到Cal Tech。现在这样的传达几乎是在瞬间完成的。就像现代科学由于印刷术的发明而进入文艺复兴时代一样,借助 Internet技术,开源软件技术进入了数字复兴时代。 中世纪时,由于缺少廉价的信息载体。书面作品不得不用手抄来实现,代价高昂,因此信息必须有即时利益才行。交易记录、银行交易、外交通信等,这些信息比较简洁,而且有即时利益,才会被传播。而化学家、牧师及哲学家——之后被称做科学家的投机性作品的优先权比较低,因此信息传播也比较慢。通过极大的降低通向信息基础的门槛的阻碍,印刷术极大的改变了这一切。从前只能独自工作的学者,第一次可以实现与其他所有的欧洲学者进行交流。但是这样的活动是建立在完全的信息共享基础之上的。从这样的社团所继承的思想就是学术自由,以及我们现在称之为科学方法的步骤。没有形成团体的需要,那么什么都是不可能的,几个世纪以来信息共享是使科学团体团结一致的核心力量。 想象一下,如果牛顿保留自己的运动定律,而是在以后的三十年里去做一个军火承包商:“我不能告诉你我是怎么知道弹道的抛物线的,但我可以为你的火炮测试数据,但要收费。”这听起来太荒唐了。这样做,不仅科学得不到发展,而且它也不能这样发展。如果那成为科研的趋势,那么这种保密性将阻碍科学的任何发展。 Internet是数字时代的印刷术。进入信息基础门槛的障碍再一次戏剧性地降低了。不用再像早年的DOS,或者把UNIX源代码打印到纸带上,或软盘上,甚至CD—ROM上。任何FTP或Web服务器现在都可以作为一个廉价迅捷有效的发布点。 在这种复兴带来希望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几个世纪以来的科学遗产,那就是开源软件发展模式的基础所在。现在的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产业是一种不稳定的联姻。来自微软这样的产业巨头的压力想让新的发展保持专有以获得短期的商业利益。但因为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工作源于计算机产业而非学术机构,业界必须小心使计算机科学通过共享思想——即开源软件——保证繁荣。工业界如此做不是出于利他主义,而是为了现实原因:扩大自身利益。 首先,如果计算机业界认为金钱回报是开源软件程序员的首要目的,那么他们的目光是短浅的。要使这些人加入进来必须尊重他们的优先权。这些人在参与一场声誉游戏,而且历史证明,科学的成功比商业的成功更为持久。过去几百年,我们能记住最大的工业家只有卡耐基,洛克菲勒等几个。但是我们却能记住更多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因斯坦、爱迪生、Pauling等。当百年之后,历史记录现在的情况时,人们也许会记住Bill Gates 或其他少数几个计算机工业家。他们可能更会记住Richard Stallman和 Linus Torvalds。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产业需要科学提供的创新。开源软件可以用科学的创造性和速度来开发和调试新的程序。计算机产业需要从开源软件的发展中得到新一代的思想。 再来考虑一下Linux这个例子。Linux是一项在微软决定发展Windows NT的五年之后才开始的工程。微软在Windows NT的开发上花费了几万人小时和数百万美元。而今天,Linux被看作是NT的可替代者,它被作为基于PC的服务器系统,并作为Oracle、IBM和其他主要企业软件提供商移植主要中间件和后台软件的选择。开源软件的发展模式创造了只有像微软这样有足够财力和资源的公司才能制造出的软件。 为了保持数字复兴,我们需要开源软件的发展。开源软件的发展不仅会促进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同样也会促进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