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SimpleWelcome" 的替代品KMenu 大吃一惊,是不是?这个菜单像GNOME 3's的菜单一样,占据了整个屏幕,使得传统用户很不习惯。新菜单包括三栏:欢迎使用(最近使用的程序/文档),应用程序(所用系统程序列表)以及时间范围(通过时间而不仅仅是名字查找文件)。 适应这个新菜单需要一定时间,并且我并不觉得快速滚轮是放下应用程序的理想方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这倒是一项简妙的使用方式。但是让人相当沮丧的是,我发现这种法师并没有用户自定的选项(这就使其十分悲剧得变为了一个随后发布的新桌面所提供的1.0启动主题)。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我发现,比起GNOME 3或者Unity,我确实更喜欢新菜单的运行方式,但我仍更偏爱传统KDE的弹出式菜单(如果你也喜欢,可以将新菜单换成传统菜单)。 “时间范围”栏是新菜单中最有趣的部分,你可以通过它按照时间搜索文件,而不是仅仅按照名字。所以,如果你两周前储存了一张编辑过的照片,但却想不起来它的名字了,这个工具能帮助你找到它。这项功能对我来说简直棒极了,这是我一直梦想拥有的个人KDE具备的功能。 总得来说,我得承认我很喜欢罗斯实验室的工作成果。虽然我不喜欢乱糟糟的菜单,但幸运的是,由于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尚有的小工具,用老式KMenu或者弹出式餐单替换它。虽然这样的精良程度已经很不错了,但它毕竟是第一个版本,我们可以期望未来的版本会更进一步改良并如入自定选项。 与openSUSE很相似,Mandriva也以易于用户使用为侧重点,确保用户无论是安装程序还是日常使用,都有舒适的桌面体验。Mandriva打造了自己的控制中心,用户使用起来十分简便,可以很顺利得掌握大部分系统指令,这也很像openSUSE及它的YaST工具。但是Mandriva的更便捷但确达不到YaST那样的深度。 有一点很有趣,为了进行图像处理加速,我必须点击这里的图像服务选项,这时,Mandriva能找到我笔记本的显示芯片并启动它。这样,控制中心深度不够的缺憾又一次变现了出来,但它却是能够使用户快捷得进行一些列诸如网络设定及分享,系统安全调整,软件管理,用户,文件及时间,系统图标调整等操作。这一切都以一种简洁的状态呈现在你眼前,十分新鲜。 我上一次使用Mandriva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儿了(确切得说是2004年),所以我已经完全忘了这个版本与其他版本的系统不同的特性。但是至少现在看来,程序安装算是其中之一,强力的软件包管理器也算是。现在那么的多版本都用一样的程序安装功能,当我看到这个版本中的其截然不同时,我还是有一点儿吃惊的。 放入DVD后,你可选择即时使用或是直接进行安装,但你不能在即时使用环境下安装程序。安装界面看起来不是太美观,仅仅是黑色背景上的一个对话框。但它使用起来确实相当便捷,整个过程毫无瑕疵。这个功能是于Mandriva主系统是相互独立的。(在虚拟系统中使用,这里不对Mandriva此项功能进行测试)。 整个安装过程持续了大约10分钟,其间并无间断。GRUB2是其选择的引导装入器,Mandriva将会自动加入其它已安装的操作系统并允许用户对其进行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