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如日中天,智能终端功不可没。但毫无疑问,操作系统才是智能终端的灵魂。在这个方兴未艾的新生态系统里,谁掌握着手机操作系统,谁就雄踞食物链的最顶端。从苹果的iOS,到谷歌的安卓,再到微软的WP7,时下应用最广的智能操作系统,无一例外出自美国人之手……2G时代的明星,以诺基亚、爱立信为代表的欧洲企业滑落出第一集团,而2G时代因为采取追随战略而异军突起的中国产业界再次面临与昔日上马TD同样艰难的抉择——要不要攀登科技创新的顶峰,打造自主操作系统,杀入全球ICT竞争主战场? 牵一“鼻”而“控”全身 移动互联网掀起的是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一份报告称,手机操作系统决定了其上的服务和应用,而操作系统与应用开发的关系就仿佛是科学研究中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关系,有了理论研究后才能有基于理论上的应用。也正因为如此,手机操作系统是移动互联网无限风光的基石,基石的牢靠与否,对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告诉记者,手机操作系统就如同移动互联网的“牛鼻子”,牵着这个“牛鼻子”,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就非常灵活、可控。 目前,牵着全球移动互联网“牛鼻子”的,是美国。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争夺中,苹果、谷歌以及微软等美国公司已经形成了先发和规模优势,虽然中国的两家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已经推出了各自的自主手机操作系统,但无论是在技术成熟度还是在用户规模上,都无法与这三家公司匹敌。对此,刘韵洁指出:“如果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长期被国外企业主导,移动互联网发展将存在被国外企业垄断的风险。移动互联网产业一旦被国外企业垄断,将使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面临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等诸多问题。” 牵一“鼻”而“控”全身,是手机操作系统核心地位的真实写照。刘韵洁说:“手机操作系统负责软件的调度和运行,掌握着数据流和存储,控制着网络的连接、事件的触发和安全,是智能手机的基础软件平台,因而关系着整个产业的安全,影响着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发展。”换个角度来看,操作系统的掌控者可以轻而易举地收集用户数据,控制和更改手机中的软件,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以遥控瘫痪所有联网的智能终端。 然而,另一种声音也在业界广为流传——要拥有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没有几十年的积淀是痴心妄想。我们在2G时代选择跟随式创新可以成功,3G为什么不能?悲观主义者说,技术跟随是让人牵着鼻子走;乐观主义者却认为,这叫“拿来主义”。美国有好的技术,我们选得准、跟得好,一样可以成功。三星如此,HTC如此,我们还能怎么样呢? “三足鼎立”引发合作危机 如果谷歌没有收购摩托罗拉,诺基亚没有与微软结盟,“拿来主义”者的声调还将越来越高亢。 这两大事件,开创了全球手机市场“三足鼎立”新局面,也让先前的“拿来主义”者们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并为那些选择追随路线的企业埋下了一颗迟早会爆炸的“定时炸弹”。 “拿来主义”的必然结果就是“受制于人”、 “处处挨打”。尽管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主打开放合作牌,但却在与手机制造商的合作上采取了并非“一视同仁”的做法:中国企业获得的软件版本比国外要落后半年到九个月的时间,而拿出新产品的时间就会总体上比国外企业晚上将近一年的时间,这就使得中国的手机制造商不得不在市场竞争上变得被动,相应也使摩托罗拉等美国企业占尽了先机。 在智能终端领域一路飞奔,出货量已经超过苹果的三星,在谷歌宣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计划以后,立即重新将注意力投向自主操作系统Bada。韩国知识经济部副部长 Kim Jae-hong 称,今年年底之前,韩国将开发一个全新的开源智能移动操作系统和网页操作系统,以保护本土智能手机厂商,帮助他们对抗全球的竞争对手苹果。 除三星重拾Bada系统以外,昔日安卓阵营的中流砥柱HTC,也已计划开发自有操作系统。中兴通讯也看到这一点。何世友执行副总裁说:“虽然1~2年内,谷歌还会继续保持开放,但以后会有更多不确定因素,不排除谷歌进行垂直整合。所以,中兴也会推出微软做系统的终端,而且还会推出自己的开放操作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