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未卜 双方阻力均不容小视 谈到移动技术,ARM阵营现在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两大领域堪称“八面玲珑”,众厂商都采用ARM芯片处理器,谷歌、微软都在全力支持ARM芯片。没错,微软即将发布的Windows8也是支持ARM处理器的,ARM打破过去20年里的“Wintel”模式。 双方各自的阻力 Intel可谓是桌面处理器的巨头,其多年的X86架构经验让其率先进入了32纳米工艺制程。创新研发是Intel的实力体现,不过不好的消息是X86计算的理念的处理程序“复杂化”。不可否认,很多运算需要复杂化处理,但X86的功耗如此以来就远远大于ARM芯片,这让采用X86架构的笔记本与上网本运行时间很难突破4小时(使用常规标配电池)。 如何减小Intel芯片功耗是Intel推出适合微型移动手持设备的主要阻力,另外,苹果公司近期也表示如果Intel功耗不降到苹果公司要求的低功耗范围,苹果将不再采用Intel处理器。 坚定盟友? 安卓脚踏两只船 似乎这很出乎人意料,不过现在计算机已经早已不是配置论时代,在ARM等优秀低功耗芯片流行的时代,Intel的功耗真的是该调整了。但是三年度过了,Intel的32纳米也没有将Atom的功耗降低多少,让我们期待明年的22纳米工艺的规格吧。 问题:如今,ARM芯片为什么没有大量运用到笔记本平台? 这个答案对ARM不利,不过现在的移动手持产品需要用户体验到的是简单便捷,并且Office等X86独有的程序已经在安卓系统里有了ARM兼容的相关替代软件。ARM兼容的软件相比Intel自家的X86兼容的程序更简单,用户通过简单的单点、多点触摸就可以完成“鼠标”、“键盘”等操作。不过安卓系统是开源的,系统的稳定性也需要各厂商与谷歌公司一同密切商议。 谷歌的应用程序正在向着影音、办公商务、游戏娱乐、互联网社交、网购五大方向同步延伸,目前安卓平板的和安卓智能手机的某些应用甚至超越了苹果软件(Iphone、Ipad同时采用ARM芯片)。 但是ARM相对于Intel的技术流来讲,ARM研发速度要明显逊色些,所以ARM还需要抓紧研发。不过ARM满足设备8-10小时工作(满电情况下),这些也是Intel需要学习和超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