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美国著名科技网站VentureBeat就中国科技创业问题对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进行了专访。在本次专访中,李开复为我们讲述了中国科技创新企业的特质、创新工场的情况及与西方模式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了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 ![]() 李开复谈到,中国科技公司创业者独立而富有激情,但受中国式教育和宣扬保守、规避风险的社会压力及文化的影响,需要如“创新工场”这样拥有丰富专业经验和雄厚资金的组织,来帮助他们实现迅猛发展。谈到中国市场时,他提出,对中国缺乏了解导致美国出现乐观与怀疑的两种对立观点,实际上,中国是一个 “平行世界”,和美国企业的成功之路大同小异,长期来看,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会与国外进一步融合。 以下为原文: 中国创业者独立而富有激情 “和硅谷企业家一样,中国科技公司创业者独立而富有激情,甚至更为努力!” 今晚,在接受VentureBeat专访过程中,当被问到“中国科技公司创始人的独特之处何在”时,李开复,这位拥有由苹果员工到微软工程师又转变为谷歌中国区总裁的传奇经历的计算机科学家如是说。 两年前,李开复离开谷歌,创办了他自己的创新孵化站创新工场。 今晚,我们获悉李开复已为创新工场筹资1.8亿美元。资金主要来自西方背景的大型跨国企业和众多硅谷投资精英及风投公司。 “我们是领先的、早期的孵化站。我们的独特之处在于拥有经验丰富的大型专家指导团队,我们着重于那些增长迅猛的领域,投资于回报潜能巨大的企业。我们拥有雄厚的资金,对于稳操胜券的企业会双倍下注。” 中国式教育排斥整体商业训练 李开复是最富盛名的“海龟”。这是人们对那些出生在中国,曾留学国外又归国工作的人的称呼。在他旅居美国时,他曾关注过美国创业孵化的模式,如Y-Combinator等,但是他认为这些模式在中国行不通。 他认为中国式教育排斥整体商业训练。中国父母的因循守旧导致青年创业者规避风险。成王败寇,失败会招致最尖刻的非议。文化和人力资源的需求也与美国截然不同。 最后,李开复说他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就是帮助那些独立而勤劳的中国公司,竭力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支持和建议,但是路还是要他们自己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