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说来已经有好几年没有仔细摸过Linux了,上次研究Linux还是2007年的样子,趁着Ubuntu 7.04 Feistyfawn的大潮,进去掺和了一把,也算第一次对Linux这种高不可攀的东西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相比于之前让我鼻青脸肿的Fedora,Ubuntu的人性化设定对于入门级用户是非常适合的,至少可以让你在驱动和处理系统Bug上省下不少的时间。 那么时隔多年,我终于决定再次使用Linux了,原因仅仅是我渴望更快的速度和更方便定制的操作环境。虽然现在已经有了多种版本选择,比如Suse,Fedora,Ubuntu,Mint之类的,不过我依然是希望使用Ubuntu,因为它对于硬件驱动方面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最好的,同时国内也有很多高速的源。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再一次扣响了Linux的大门。 系统安装安装一个Linux有很多种方法,你可以使用wubi,可以使用光盘安装,也可以使用U盘安装。鉴于我的USB接口总是供电不稳,稳妥起见,我采用了光盘安装,并且手动划分好了两个分区,一个用作挂载系统,一个用作swap。 Q:使用Swap是否依然有必要? Q:Wubi安装和使用光盘/U盘启动安装有什么区别? Q:Wubi安装和光盘/U盘安装后性能有不同吗? 我安装的Ubuntu 11.04是64位CD-ROM版本,第一次安装我采用了简体中文语言,安装过程很顺利,但是安装完毕进行源更新后,所有的中文都会变成乱码……这个问题令我很头疼,后来最后经过尝试,采用英文语言安装后再配置中文可以避免乱码,鉴于安装向导中的英文也不难,所以有能力的还是采用英文安装比较好。 安装过程不再赘述,现在的Linux已经做的足够人性化,想必大家应该都能很快的完成安装。 基本设置也许你应该准备开始你的第一次系统登录了,那么……在你输入密码按下回车之前,请先记得取消掉下面的“Unity登录“,改为选择”Ubuntu Classic“。 Q:什么是Unity? Q:为什么要抛弃Unity? 被抛弃的Unity 在以Gnome2为WM登录后,我们就看到了熟悉的界面了,首先需要的是安装更新与添加语言包。 更新的方法非常简单,如果你熟悉命令行的话打开终端,键入:
或者也可以选择菜单中的系统更新管理器,当然一般来说更新管理器都会自动弹出提示更新的。 更新内容包括内核和各种系统组件,网速快的话也大约需要半个钟头,这段时间可以休息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