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这样,那还颇有些讽刺。Google执行董事长施密特此前曾是苹果的董事。乔布斯曾怪施密特,Google不该涉足苹果已进入的手机领域,并指责Google的Android模仿了iPhone挤压缩放等核心功能。而如今,在某些人眼中,施密特又打算将苹果的“封闭”精髓复制到Google。 当然,以上这段可看作是果粉的玩笑之言。不过,摆在眼前的是,完全开放的Android确实存在种种弊端。多版本提高了应用开发者的设计门槛,应用审核制度不严导致恶意应用危害用户,应用标准不明确致使应用泛滥、开发者难以挣钱,此外,还有专利等一堆问题有待解决。 Google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此前业界多次传出Google将在一定程度限制Android的授权范围,停止过低版本的更新,并考虑涉足移动终端的研发等消息。没想到的是,Google今天真的这样做了,虽然名义上只为“专利”。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向是否一定得朝着软、硬结合的方向走,国内的评论家给出的答案也并没有太大分歧。周鸿祎(微博)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大势必将是苹果式的垂直整合。 在移动互联网这个特殊的领域,移动终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服务载体,而这一切也将围绕着操作系统来展开。“封闭系统+开放平台”是具有贴合实际的普世架构。围绕这一点,我们或将能看到Winkia(Windows+Nokia)、GooMoto(Google+Moto)、iPhone(包括iPad等)三驾齐驱的局面。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雷军。即将发布的小米手机正式融合了“封闭系统+开放平台”的理念。从OS、IM到硬件终端,都由小米独立研发。雷军认为,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力是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的“铁人三项”竞赛,用户不会因为其中某一项的突出去买整个产品。 从目前来看,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互联网巨头已开始借助其软件和用户的优势,寻找能够从从底层数据合作开始、愿意为自己量身定做的终端厂商。而那种撒网式的互补型合作,在今天的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来看,已很难成功。 那么,Facebook下一步会做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