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10年是开源的10年,以 Linux、Apache、MySQL、PHP、BIND 为代表的开源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它们已经成为驱动互联网的核心动力。开源的优秀产品开始不断的涌现,开源软件的作用也开始向更多的领域渗透,开源的理念也已经逐步深入人心。 作为新兴产业之一的云计算无疑成为开源目前最主要的发展领域之一。云计算是近年来被讨论最多的IT趋势之一。它提高效率、提高可靠性,以及对企业生产力的整体影响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而随着云计算开发生态系统的发展,理解影响云计算采纳的因素变得更加重要,这样才能让整个云生态系统的成员都能够适应云计算用户的需求。 最近,由三家开源云服务提供商Cloud.com、BitNami和Zenoss最新发布的《2011云计算发展前景调查报告》显示,开源软件在云计算领域正在盛行,并逐渐占据支配地位。此项调查指出,在他们调查的所有云部署项目中,完全不使用开源软件的云项目只有3%,而有69%的云项目在可能的情况下均采用了开源软件。 下图是从该调查中抽取出的一些重要数据。对于开源社区而言,其他一些很重要的数据就是仍有58%的受访企业基本上还没有制定云计算战略。Linux自然是最重要的云操作系统,使用率已超过80%。不过让人略感惊讶的是,微软的操作系统在云部署中也有高达66%的使用率。 说到这里,我们不免要提到Linux。Linux不但是开源运动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也是开源软件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开源理念广为接受的今日,Linux的地位也获得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和追捧…… 以前我们有过开源汽车(就是将汽车的所有设计图纸全部放在网络上公开供大家查看c,mm,n - open source mobility),现在我们迎来了第一家汽车企业——丰田公司加入到 Linux 基金会,这将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您的汽车很有可能后台运行着一个 Linux 系统。 那么有些人可能会问:“汽车公司到底为什么要加入到 Linux 基金会?”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一个重大的改变已经在汽车行业中发生,汽车制造商正在使用很多新技术以实现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消费者希望可以在汽车里实现和办公室、家庭一样的工作环境,In-Vehicle-Infotainment (IVI) ——一个完全概念的移动工作站将建立在汽车上。” 不仅如此,来自国外媒体的报道,开源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Gluster今日宣布加入Linux基金会。Linux基金会的副总裁Amanda McPherson表示:Gluster理解和支持Linux和开源对于很多技术的贡献,比如云计算。Gluster通过加入Linux基金会将帮助提升Linux和开源软件在企业中的角色。 Gluster 成立于2005年,公司产品GlusterFS是存储非结构数据的一个群集文件系统。GlusterFS利用一个唯一的架构提供可扩展性与性能。该文件系统并非嵌入在内核之中,而是安装在操作系统之上,可简单安装及配置。这种架构意味着文件系统功能可以作为一种模块与几乎任何工作负载相互结合。 而一向对开源和Linux抱有敌意的微软也在近年来开始逐步缓和双方的关系。一份分析报告称,根据各企业对Linux 3.0新代码的贡献来衡量,微软是继红帽、英特尔、Novell和IBM之后的第五大Linux 3.0企业支持者。 微软的开发者斯里尼瓦桑(K. Y Srinivasan)一直在负责为Linux开发新的代码。微软的主要贡献在于它自己的Hyper-V虚拟 hypervisor 驱动器代码。Hyper-V是微软开发的基于hypervisor 的64位虚拟系统。微软希望通过用它自己的虚拟工具来让Linux运行2008 R2服 务器实例以及让2008 R2服务器运行Linux 实例。微软一直致力于实现这个目标,先前与 Novell公司合作了一段时间,现在又开始与SUSE 公司合作。 最初,微软的代码根本就不是开源的。直到2009年,微软Hyper-V的Linux 驱动器上才开始运行一些GPL(通用性公开许可证)代码。再到后 来,“微软一反常态地向Linux 社区提交了长达2万行的设备驱动器代码。这些代码,包括三个Linux 设备驱动器的代码,已被提交 给 Linux 核心社区,准备添加到Linux树型目录中。这些驱动器代码将会同时提供给Linux 社区和消费者,而且将会提高Linux操作系统在 Windows Server 2008 Hyper-V 或Windows Server 2008 R2 Hyper-V上的性能。”虽然还有一些不情不愿,但当微软走出开源这一步的时候,就代表着对开源大趋势有了一定的认同…… 在而今的巨型云计算机基础设施中,Linux也十分流行。这主要得益于其定制和裁剪的灵活性及源码可用性。相似地,该开源操作系统被超级计算机系统工程师用作一种无与伦比的可被扩展或精简的战略资源。我一直在跟踪世界计算机Top 500排行;最近一段时间,我把目光特别放在了Linux身上,观察Linux是如何持续驱动世界上最快的几大超级计算机系统。 看Linux持续占统治地位并不足以为奇。但每6个月当最新的计算机Top 500排行出炉时,有一些有趣的变化值得一看。最近的一份排行与刚刚过去的6月发布;它再次显示了Linux的领导地位——最快的10台超级计算机,每一台都运行着Linux。之前我们看到过世界前5 Linux占4,世界前10 Linux占8,但今年,世界前十全部被Linux扫荡! 而在医学领域,开源软件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2011年英国卫生部开源智能医疗信息系统大赛结果揭晓,美英两家机构分获殊荣,美国莫斯开源软件被评为开源医疗信息系统最佳方案,而英国莫菲尔德眼科医院则摘得最佳商业案例组冠军。 此次大赛由英国卫生部科技办公室和英国《卫报》共同主办,英国医疗信息学协会、英国计算机协会、英国利兹医院等组织协办。除获奖机构外,大赛还吸引了包括全球开源商业智能软件开发领头羊Pentaho等几十家来自世界各地的相关机构参与。 据英国卫生部开源软件项目主管廖瀛女士介绍,英国内阁正逐渐意识到医疗在政府信息技术工程中所占据的特殊地位,卫生部开源项目即是英国内阁信息战略组委会下属的一个工作小组。此次开源医疗信息系统大赛展示了世界范围内利用开源技术提高医疗信息服务水平的现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世界开源医疗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尽管如此,开源和Linux也依然无法避免要面对一些发展的问题和挑战。如今在IT工业中,虚拟技术的发展已经蓄势待发,但在Linux集群中却难以成功。Beowulf工程的创始人之一Donald Becker说,这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因为该系统仅提供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虚拟选项。 Becker 说,Linux集群系统应该更加注重虚拟技术以及高可行性的发展,并在他的采访中说明了理由。同时他对改用Linux集群的对称多处理用户提出了一些建议。除了他在Beowulf中的角色以外,Becker 还是Scyld软件的创始人以及主要科学家。他还刚刚加入了本站的专家组,并作为一个特邀专家来回答用户的有关Linux集群以及服务器的问题。详细的访谈我们将在本次专辑中为大家带来…… 而在数据中心层面,Linux也还没有完全取代Unix。尽管有Unix服务器厂商整合。但大多数数据中心仍然运行着多个版本的物理Unix服务器。 Gabriel Consulting首席分析师Dan Olds称,虽然Linux和Windows的服务器的销量一直在增长,但Unix服务器不会消失。这些Unix系统在大部分企业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运行于系统上的关键任务应用是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石。打个比方说, 虽然小型节能省油的车型在全球热卖,但这并不意味人们就不再需要翻斗车了。 在年度报告调查采访到的306位企业数据中心经理中,逾八成人士表示其Unix系统处理的工作中有一半为关键任务,半数表示他们的Unix系统上75%的应用属关键任务。而且有近9成表示Unix服务器对他们的企业来说有战略意义。同时只有20%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正在减小对Unix的依赖,而76%的人表示他们在未来5年仍会使用Unix。 与此同时,开源软件的版权问题以及维权的相关事宜也日益成为目前开源业界讨论的要点之一。最近就有从业者撰文表示:我最近遇到的针对开源软件和社区的批评是开源永远不会胜出;专有和封闭源码(closed-source)软件永远都会存在。事实尽管如此,但这并不是开源的失败使然。 那些认为相互竞争的模型、方法或项目的存在就是一种 “失败” 的论调与开源的整个理念恰好背道而驰。自由重点之一就是人们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虽然很多软件都会得益于共享和合作式的开发模型,但可能并非所有软件都会如此。我的一位朋友是自由软件项目的积极贡献者,但他对每年付费使用 税务软件毫无怨言,因为根据税法更新软件的研究成本足以使想要投身此类软件的志愿者敬而远之。在某种程度上即便是这些公司已经开始为个人提供免费 软件,但他们大都对真正意义的自由软件望而却步。 开源倡导者之间也存在一个重要分歧,即该如何划分 GPL 方式的许可和 BSD 方式的许可。如果您基于此代码构建了一个新的项目,那么您也要在相同的许可条款下发布该项目么?或许通过本次专辑您将对此问题有所收获。 不仅国外的从业者们在讨论,我国的开源界也对这一话题充满兴趣。6月28日,由杭州市软件行业协会、杭州计算机学会、高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主办,美国黑鸭子软件公司和杭州森动数码科技有限公司(www.sundu3d.com)协办的“开源码应用及版权研讨会”在天堂软件园如期举行。 研讨会邀请了美国黑鸭子软件公司首席执行官及总裁Tim Yeaton、美国DLA Piper首席版权法律顾问Mark Radcliffe以及黑鸭子软件公司亚太区总经理Keith Chan作主讲。老师们从如何利用开源码提高创新及省掉88%的开发成本时间、开源使用及开发管理的最佳法律实践、开源码资源使用趋势和应用于不同行业市场的开发战略等方面作了详细讲解,并与学员展开了热烈的互动。 而随着开源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开源也在中国形成了巨大的影响。时下国家主推的核高基计划,就是已开源软件为基础的国产软件发展计划。不难想象,如果国产软件能够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苦练内功,把产品做好,那么最终实现拥有属于自己的真正安全、可靠、可控的基础软件的国家战略将指日可待。 对于整个国产基础软件产业而言,2010年是一个漫长的年份。那一年,国产基础软件行业的领导者们一直在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核高基)项目进行答辩。经过一番严格审核和考察,近日,包括金山办公软件、中标软件、中科红旗、达梦数据库、永中软件、金蝶软件等已收到“核高基”基础软件产品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立项批复函,以及课题专项资金下达函。 与所有获得“核高基”专项资金支持的企业负责人一样,金山办公软件首席执行官葛柯认为,面对国外软件巨头的垄断优势,政府对国产基础软件产业的扶持政策,对企业快速完成核心技术积累,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构建完整产业链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此轮专项资金的下发将使国产基础软件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格局。 不过,时至今日,开源可以说已经不再是卖点,因为开源的东西实在太多,你能想到的所有领域几乎都有相应的开源软件,以你现在每天接触50个以上开源项目的速度来计算(这几乎不可能,你会扛不住的),在你职业生涯里都不可能去了解完这个时期内新出现的所有开源项目,这还不包括以往10几年里所出现的几十万开源软件。接下来的10年将是开放的10年,一个比开源更加深刻、更具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分享和共赢,你准备好了吗? 从开源到开放:新的商业模式探讨 过去的10年是开源的10年,以 Linux、Apache、MySQL、PHP、BIND 为代表的开源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它们已经成为驱动互联网的核心动力。接下来的10年将是开放的10年,一个比开源更加深刻、更具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分享和共赢,你准备好了吗? 业界观察:开源时代,和平共存 我最近遇到的针对开源软件和社区的批评是开源永远不会胜出;专有和封闭源码(closed-source)软件永远都会存在。事实尽管如此,但这并不是开源的失败使然。那些认为相互竞争的模型、方法或项目的存在就是一种 “失败” 的论调与开源的整个理念恰好背道而驰。自由重点之一就是人们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调查图解:开源软件成云计算主力军 由三家开源云服务提供商Cloud.com、BitNami和Zenoss最新发布的《2011云计算发展前景调查报告》显示,开源软件在云计算领域正在盛行,并逐渐占据支配地位。此项调查指出,在他们调查的所有云部署项目中,完全不使用开源软件的云项目只有3%,而有69%的云项目在可能的情况下均采用了开源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