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看,趋势和方向 1) 互联网领域NoSQL应用成为主流 在互联网应用领域,特别是web2.0网站的一些常见需求,比如数据库高并发读写、海量数据的高效存取、高可用性及高扩展性架构等,传统RDBMS应对这些需求时异常的艰难,或者实现成本极为高昂。 NoSQL运动在2009年出现井喷,经过三年的蓬勃发展,发展出了众多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其所拥有的高效海量数据处理能力、高并发存取和简便的横向扩展等特点,非常适合互联网应用。笔者认为,在互联网领域,未来大部分数据库市场有可能会被NoSQL产品占领。但是,有必要重申NoSQL的原意,并不是NO SQL,而是Not Only SQL,它并不是要取代目前广泛应用数十年的传统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它也会与传统RDBMS产品相配合。最终所采用的技术模型,关键还是取决于产品的各个模块,在可靠性/一致性与高性能之间的取舍了。 2) “云计算”正步入实质性阶段 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有这样一句话:话说开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大的趋势上来说,数据库系统发展的这二三十年,也大致符合这一规律。 在上个世界的七八十年代,广泛的应用需求再加上产品的空白,促使市场产生了各类的数据库模型: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并诞生了多家数据库系统软件厂商。到了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大型网络和计算环境的普及,又使得相关企业的需求趋同,最终造就了像ORACLE、DB2、Sybase这类的大型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厂商。到了本世界初,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下应用需求再次趋向多样化,多数企业更需要灵活、轻便,功能更切合自身需求的数据管理系统,而不是即大又全、价格还昂贵的通用系统。 对于数据库软件厂商来说,这即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当前数据库市场基本成熟,市场增速放缓的现状下,只有变化才能产生新的机会,NoSQL运动当下的兴起,又何尝不是因为暗合这种需求呢。 而随着互联网业务的迅猛发展,数据规模急剧的膨胀,与之对应的IT硬件更新速度完全无法与之相比,存储和管理海量数据已越来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云计算的概念也是由此应运而生,在这方面,NoSQL所具有的高性能、高可用性、高扩展能力非常适合“云”的需求,也是目前“云数据”应用的主力。 尽管有观点认为,关系型数据库不合适用于云计算环境,但传统的RDBMS软件厂商并不甘于沉寂,都在加紧推出自己的应对方案,Oralce企业云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将Oracle的Linux操作系统、虚拟化平台、ZFS存储设备和Sun刀片服务器硬件整合在一起,被设计用来与Oracle企业管理器协同工作,并且据称Oracle Database下一个版本,极有可能定义为12c(c即cloud)。蓝色巨人IBM也不落人落,推出的“蓝云”也是软硬件结合。Microsof虽然没有自己的硬件产品,不过由于其拥有全球最多的软件用户,影响力不能小视,有消息称在即将发布的代号“Denali”的新版SQL Server,将引入一个专为Visual Studio准备的开发工具,在企业与SQL Azure云端数据库之间,架起应用程序开发与部署的桥梁。Sybase IQ则宣称其主推的列式数据库更适合云计算时代的数据存储。亚马逊更是在今年2月份即已宣布,旗下的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服务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支持MySQL数据库。 云计算已经成为未来海量数据管理的重要方向,从成本和性能两方面考虑,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把自己的数据中心转移到公有云或私有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