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商业智能平台不仅包含了BI应用层,还能够提供更好的集成、信息交付以及分析功能。专有的供应商往往将BI系统当做分片的产品进行销售,但是事实证明一次性购买所有组件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而且成本过高。另一方面,企业可能会购买一体化(all-in-one)的解决方案,且发现整体的规模并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因此,企业可以选择搭建自己的BI平台。一个良好的商业智能平台是一个技术架构,它将促进创新型BI解决方案的开发。而一个开源BI平台则能提供更好的灵活性可扩展性。 关键组成部分 任何开源商业智能平台成功的前提都需要一些BI相关的经验。一个独立的开源架构或者模型也许并不会满足所有平台需求。因此,了解所有可用的选项对构建一个连贯的解决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开源商业智能平台能够做到的,就是帮助企业创造出一个标准的、运作良好的系统,并在成本方面让企业更容易接受。 评估单 BI架构师可以利用以下的清单来评估你的开源商业智能平台: 依据集成度以及可以获得的单点性,该工具能提供什么级别的稳定性? 这个BI平台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相关工具设置的灵活性如何? 开源社区对于相关组件的贡献度如何?相关技术的潜在发展性如何? 选择这一工具的意义是怎样的? 开源架构适应或允许怎样的安全性环境? 从本质上看问题 从开发者的角度来说,开发一个开源商业智能平台需要一系列的培训和经验。而相比于商业专有平台来说,开源产品的相关培训和文档也许并不完善。像Tao这样的一般架构都有明确的培训模型和人才资源,而目前开发基于Java的平台是比较流行的。所以选择核心的开源BI架构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考虑在构建更大平台时你都需要什么附加架构,然后这样的BI技术是否能够与现有的平台融合。 针对专门的报表需求,企业需要进行一些自定义的工作。由于BI平台是开源的,所以你可以轻易地修改代码来满足这些需求。企业可以通过集成商合作伙伴来提供相应帮助。与此同时,企业的开发团队将参与到用户培训中来,并从中收集使用反馈,以便做进一步的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