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联盟主席陆首群将致开幕词,他在大会发言中指出,近年来Linux和开源软件在中国的发展有三大特点:(1)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移动互联终端的兴起,在移动终端领域、互联网领域、嵌入式领域,国内Linux和开源软件飞速增长;(2)国内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如移动、联通、华为、中兴、联想、计算所等)加入到Linux和OSS开发者、发行者的行列中来;(3)国内开源社区发展很快(已有200多个),一批志愿开发者崭露头角(如南大富士通、PHPChina、AKA、MeeGo、淘宝等社区和CJK一、三工作组等),对国际开源社区作出了很多贡献,在Linux内核社区国别贡献者列表中,中国人的贡献已上升到第4位。 Apache前主席Justin Erenkrantz指出“开放式开发并不等于开源”。“开源是一项社会活动,有社区自己需要遵守的契约,它是基于志愿者的贡献来发展的”,“GPL社区其实也是有缺陷的”,“如果这种开源的契约性被破坏了,就会产生很多分支”,“只有把代码、社区都交给别人,这就是开放式开发”。他将介绍Apache的开发机制,以及Apache在全球、中国发展的情况。 国内外专家还针对“开发基于开源软件的操作系统”,“基于开源软件的云与移动互联”,“开放策略与云计算”,“用户与开源社区主导的开源创新”,“开源重新定义SOA:简单、开放、经济”,“即将到来的平等协作时代”,“安全云操作系统”,“开放式创新”,“企业的开源策略”,“开源使用及开发管理最佳法律实践”等问题发言并进行研讨。 关于涉及开源的法律问题,是历届峰会研讨的焦点之一。在本届会议上,开源的法律专家当然要阐述开源企业的合规、合法问题,也要针对当今世上出现一些专门敲诈开源的“专利流氓(Patentroll)”,要求开源界提高警惕,高举法律武器与之战斗。 按中国OSS峰会的惯例,在30日上午将举行圆桌会议,中外专家将就感兴趣的开源话题,自由地、即时地、面对面地进行讨论和争辩,这种开一代研讨新风的开源传统,在中国开源峰会上已延续了六个春秋。 2011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议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