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后的6月15日,腾讯将召开开发者大会。此后,马化腾就要实践他在《中国企业家》年会上的宣言,腾讯进行全面开放。 截止目前,腾讯开放计划已经初露端倪。刚宣布推出的Q+开放平台,已经初绽头角的微博开放平台加上已经运作成熟的SNS开放平台(Qzone)构成腾讯开放的三大平台。 在正式宣布开放计划之前,开发者最关心的就是,腾讯会采取什么样的开放策略,开放是否真正彻底,这些平台是否真的是每一位开发者的机会,让他们真的如腾讯所说,享受到6.47亿腾讯用户及其关系链。 有同类的新浪微博开放平台做比,腾讯微博开放平台可谓比对腾讯开放战略的最佳样本。之前也有开发者抱怨,腾讯微博开放平台不够“给力”。 据了解,腾讯微博开放平台上已有应用几千个,应用数量增加非常快。但相对开发者申报,待审核的应用更多。 腾讯微博开放平台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有一个底线,就是不能破坏用户体验。相对半年前新浪平台对应用要求,不能带毒,不能恶意增加服务器负担等条件,“用户体验”的确是个很虚幻的概念,何况大家都知道腾讯是圈内“用户体验”的高标准。 当然,无标准也不是腾讯的风格,他们在努力将这条标准细化,已经开始在开发者群里征集标准。该负责人说,这就是一个社区,社区的法规需要大家共同建 立,他们已经在开发者中征集了很多条标准,一两个月后细则就会出来。到时一个应用应该被如何对待,不用托关系,只要说我到达了什么标准,就会获得相应的权 限。 其负责人的后半句话是,惩罚也将是公正的惩罚。目前有关“用户体验”的规则已经有三条:第一,应用不能未经用户允许时,强制用户关注相关微博;第二,应用不能未经用户允许,在用户微博上发消息;第三,应用不能进行其他被认定的破坏用户体验的行为。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实际上由于中国互联网的一些惯性,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腾讯也在以惊人的反应速度处理类似事件。比如著名的“星期五原则”(在下 班后或公众假日更改程序让竞争对手难以快速反应,以达到扩张或竞争目的),两个月前,一位开发者在星期五晚上十一点半更改程序,强制用户关注他的两个微 博,并在用户微博中发消息推荐其应用。不到一个小时,应用的用户就增加了2000多名。微博后台人员,在半小时后发现了数据异常,该负责人在12点得知这 一情况,并在半小时后联系到了开发者。 据说,开发者感到非常惊异。腾讯对此类事件的处理也非常严格,立即对此应用降权进入测试阶段,等开发者修改应用确认完毕后,再恢复使用。同时在后台恢复数据,取消一个多小时内被强制关注的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