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设备是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云端设备对于中国来讲我们有最大的市场,我们的核心技术可以用得上,英特尔的时候没有机会用,再好的核心技术没有用,因为有英特尔,云端设备可以促进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这是我们很多年前向往的,是很现实的途径。中国的互联网、手机和有线电视的用户数已经是世界第一了,PC用户可能在明年达到世界第一。中国有世界最大的人才资源,还有我们制造业的基础。我们过去这些年已经发展了中国自己的一些重要的核心技术,但是用不上,PC也用不上。现在我们知道,这个设备的核心技术是芯片和操作系统,对于PC来讲要求首先就是兼容性,所以不管什么CPU,要兼容,还有就是性价比和功耗。对于云端设备来说,要考虑的就是移动互联网和性价比,iPad和iPhone卖得那么好,一点也不兼容,但是可以卖,这个规则被打破了,这是乔布斯的功劳。云端设备不需要很强的处理能力,主要是靠云,云设备主要处理能力是放在云上。主频高,如果带着到处跑,不希望半路没电了,需要续航能力强,一天不需要充电是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在OS方面也不需要与Windows兼容,基于Linux开发的,成本低,不需要购买许可权的开放系统。 Windows的话就需要购买许可证,最简单的家庭版零售价也要到四五百块钱,就会节省很多的成本。云端设备可以实现中国自主的核心技术,也可以大大提高国产化比重。我刚才说了,PC的1/3是CPU操作系统,这个1/3在PC里面永远不可以国产化,云端设备就可以国产化。
我们认为云端设备是促进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一个机会。2010年我们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规模是7.8万亿元,很可观,但是大而不强,属于低附加值和低利润,我算了一下利润率只有3.6%,和苹果差一个数量级。而且目前由于{敏感词}的要求,单纯扩大产业规模已经不太可能了,受到环境和能源的制约。所以 “十二五”国家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我们要抓住云端的设备兴起,从中国制造转变向中国创造。
我们为什么要做中国创造?这是iPod的情况,和iPhone和iPad都差不多,他们的价格高一点,大体上比例差不多。中国制造出来的产品,中国拿到 1%都不到,苹果拿27%,其他的就是零部件供应商的,所以可以想想制造和创造的产品,你是愿意做苹果还是愿意做加工公司?我们愿意做苹果公司,但是在机器上我们没有这个机会。
我们知道,华为公司在通讯领域做得很好,今天华为是在世界上仅次于思科和爱立信的,和这些国际巨头可以竞争,华为在世界上已经兴起。我们这种创新是什么?我们引用了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Claton Christensen教授的说法是“破坏性创新,或者颠覆性创新”,在经济领域比较相信西方学者,所以他们引用他的理论。按照这种理论,我们使用新的破坏性创新的模式,达到从低端走向高端,从国内走到国际市场,从下游走到上游。我们国家从创新本身来讲,我们提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们这个创新对于市场格局和商业模式的影响,大体可以分为有维持性和破坏性的,维持性就是占主流和垄断地位的公司,维持这个市场格局。而这个新的公司,非主流的厂商希望破坏这个规则,破坏性创新是市场的破坏性或者商业模式的破坏性。市场的破坏性主要是提供更便宜、更简单和更有效的,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比如说 iPad用一个更便宜,更简单的,有些地方可能更有效的扩大竞争,iPhone也一样,可以用一个山寨机,和它相比更便宜、更简单,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大家知道商业模式,在云计算当中我们看到多种多样的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内容来收费,通过数据传输收费,通过广告收费,还可以通过很多新的途径来收费。破坏性创新事实上已经在很多情况下存在了,举几个例子,现在是数码相机了,这是破坏性的,有线电话和移动电话,包括PC和云端设备,这个还是经常发生的。内燃汽车要变成电动汽车,每个领域不太一样,但是大家看到确实是存在一种破坏市场格局或者破坏创业模式这种创新,这是肯定各个领域都有的。我们刚好在云端设备领域,就是把PC慢慢的换成云端设备。
有什么障碍呢?主要还是跨国公司知识产权壁垒的障碍,华为对思科有很大的压力,但是最后证明,思科提高了华为的竞争力,最后还是华为没有侵权,华为还是自己做出来的,最后没有成功以后,反而宣传了华为的产品和能力,帮助华为进入了国际市场。所以往往被跨国公司以侵权为理由各个击破,比如前几年飞利浦很有名的一个典型案例,东强做DVD,让他们一台交21美元的专利费,是不可能交得起的,所以中国这个行业就垮台了。我们没有联合起来应对过,其实我们知道,DVD很多专利是过时的,或者是在中国注册无效的专利,因为不懂这个游戏规则。这是我们应该帮助他们联合起来处理知识产权的问题,我们要发展自己的知识产权,改善自己的形象和地位。
我认为为“山寨机”要正名,有些媒体不敢登“山寨机”这三个字,认为山寨机都是侵犯知识产权的,杨学山副部长有一句话,他说山寨机研发是模型,要分清它在哪方面侵犯了知识产权,哪方面没有侵犯知识产权。如果这个模仿没有侵犯专利权人所申请的专利保护对象,我们还是支持这样的生产,因为模仿也是一种创新和发展,杨部长说得很好。要区分知识产权,分别对待,不是笼统的打压和否定,对于有创新的应该肯定。它打不过的话就拿侵权来把你打死,你不能上当,不要自己认为自己是山寨价就软了,就是侵权,没有这个事情,杨部长的讲话很好,需要具体分析。
云端设备可以通过破坏性创新这种方式来实现“中国创造”。现在主要是iPhone和iPad引领了,主要是高端的,广大用户需要做得更便宜、性价比更好,为实行破坏性创新提供了极大的市场空间。奉行“维持性创新”的主流公司产品的技术性能已经超过了一般用户的需求。奉行“破坏性创新”的非主流公司的产品的技术性能也已经接近或者基本满足了一般用户的需求。非主流公司实现破坏性创新已经被采纳,并且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比如iPhone和iPad,上面是山寨机,很接近,虚线就是用户可以接受的,超过这个用户就能接受了,性价比就可以发挥出来了。不达到这个虚线用户接受的水平就不能用,能用了他觉得你比他便宜多了,他就用了。到了2011年,我认为差不多我们是这个时候了,到了比较大的市场份额的阶段。
我举几个例子,从《第一财经周刊》上的一个例子,基伍在印度的名气很大,第一是诺基亚,第二就是基伍,它本地化做得很好,比如说印度的供电比较困难,待机时间可以达到30天,还有两个电池,有些地方没有充电了用干电池,中国没有这个需要,诺基亚不做这个东西。中国也是几家运营商,换信用卡很麻烦,印度有的是两个卡或者是三个卡都支持,就是本地化做得好。
飞触平本是在深圳,基于它的山寨版,在亚马逊是也不叫山寨版,有各种各样的品牌,基于深圳的白板,贴牌子,在亚马逊上,荣登榜首的是 SuperPad,iPad是500-800美元,SuperPad是200美元,销售超过iPad,所以这是墙内花开墙外香,在国内还不知道,在亚马逊上已经很厉害了。
iPad应该说是最高档的平板电脑了,万利达推出了Zpad,是国内最早推出的高档平板电脑之一。这两个屏幕比较起来感觉差不多,但是好处就是苹果还是漂亮,轻一点,薄一点,操作简单一旦,但是万利的是2.2或者是Android,它的好处就是开放性,接口多,苹果的接口太少了。这个有USB,还可以转接以太网,到中国的宾馆里面,有Wi-Fi,有以太网,这个有以太网口,还可以接投影仪,又便宜。
南昊是广州的一个公司,它有一个好处,价值是iPad的1/3,它的价格是1399元,iPad是3699。
我们可能到了一个阶段,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全部或者大部采用中国自主的核心技术,不用英特尔的。具有比较高的国产化率,30%的国产化,性能接近主流产品,我们比较谦虚一点,接近于iPad,很精致,外观也好看。价格低,面向广大消费群体。在那种服务方面,一些特色的大量本地内容,可能专门针对某一个领域来发展。最后和云计算整个产业联合,提供完整的云计算服务。大家看这个图,就是我们现在可能到了用户可以接受的程度。
云端设备是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机遇,希望大家抓住这个机遇,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