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明确,执行乏力 在鲍尔默担任CEO的11年间,微软获得全新的商业成就,业务范围遍及数据中心、云计算、服务器软件、数据库产品和其他企业领域。在鲍尔默的领导下,销售人员屡建奇功,企业软件业务去年实现销售额150亿美元,利润超过50亿美元。 虽然并未对谷歌的主导地位产生太大威胁,但微软新版搜索引擎必应仍然获得了业界好评。Xbox游戏机也取得了不俗业绩,与之配套的体感游戏外设 Kinect虽然是去年11月刚刚上市的,但出货量却达到了惊人的1000万台。今年早些时候,微软还与诺基亚联姻,共同拓展智能手机市场。 事实上,微软一直都擅长把握科技趋势,它也无疑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为创新提供了保障。但正如前文所述,该公司未能将人才转化成受到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例如,盖茨谈论平板电脑至少已有15年的时间,但是却一直未有建树。据前高管迪克·布拉斯(Dick Brass)透露,微软甚至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开发电子阅读器,但与Courier一样,这款产品也成了Windows权威的牺牲品。2010年,接替盖茨出任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的雷·奥兹(Ray Ozzie)也宣布离职。“我们的眼光够早、够清晰,但执行力却被对手超越。”他说。 糟糕的手机战略 鲍尔默曾经试图改变这种一切以Windows为中心的思维,至少是在手机领域。2008年,微软收购了移动技术公司Danger,该公司开发的 Sidekick手机曾经吸引了大批名人用户。Danger创始人安迪·鲁宾(Andy Rubin)也是Android的创始人,但这两款产品在微软和谷歌旗下的表现却大相径庭。微软将Danger并入了一个名为Pink的秘密团队。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当该交易完成后,微软高管马特·本克(Matt Bencke)向Danger团队许诺将为其投入大量资源。 但两周后,Danger团队发现他们只是一厢情愿,多数人都在协助微软员工开发一款基于Windows的Kin手机。灾难一个接着一个,微软内部随后又开始开发一个名为Windows Phone 7的系统,希望挑战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 “他们花了大价钱获取我们的行业技能和经验,但最后却没人听我们的。”2001年出任Danger高级软件工程师的西德·哈罗威(Cid Halloway)说,反而有人劝他们安心按照微软的指令行事。 微软2010年4月推出了Kin。这款手机很时尚,但它的服务每月至少要花费70美元,而且在业内评价不佳。对于一款面向年轻人的产品而言,这款设备存在致命的缺陷:没有即时通讯、无法播放YouTube而且不能买网游。Kin只上市48天就匆匆下架。内部人士称,微软在Kin的开发和营销上投入了至少 10亿美元,甚至有可能达到20亿美元。 对于很多微软内部和外部人士而言,Kin的遭遇再次表明了鲍尔默在消费市场的无能。 吃独食 在微软内部,有一种被称作“吃独食”的现象。也就是说,当一个事业部,通常是Windows,宣布有意开发一个功能或一款产品时,就会禁止公司内的其他部门染指。 还有一些微软前员工表示,公司内部存在这一些所谓的“老人”——他们在微软上世纪90年代如日中天时获得了稳固地位,而如今,即使他们屡犯错误,依然没人会指出来。据一名从微软跳槽到谷歌的工程师说:“想在移动业务上创新?那就得获得‘老人’的支持,不然根本没戏。” 曾在微软工作14年,现效力于咨询公司Directions on Microsoft的罗布·散菲利普(Rob Sanfillippo)则认为,他的这些前同事有些过于刻薄。他表示,微软的确有不足指出,但无论是Windows还是Exchange邮件系统都有很多创新。微软的升级通常都能够获得好评,而且为了应对谷歌和其他公司的挑战,它也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在很多事情上,散菲利普认为,“微软都处于上风。” 但他也承认,微软的确有些过于迷信Windows。“在某些时候,他们必须意识到,不能将Windows放到所有的设备上,除非真的适合。”他说。 部分前员工认为,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微软应当分拆。2008年离开微软的查尔斯·菲茨杰拉德(Charles Fitzgerald)曾经非常反对美国司法部分拆微软的提案,但现在,已经担任VMware高管的他却认为,微软应该分拆成6家小公司:让 Windows吃自己的“独食”,而Office则可以毫无顾虑地为iPad和Android创建应用;微软的企业软件部门则可以更好地在企业市场挑战甲骨文和SAP;至于必应和Xbox等产品部门,则需要自谋生路,至少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毫无顾忌地烧钱了。其他人的建议则相对较为简单:让微软做最擅长的事情——为企业提供软件,然后将消费业务分拆出去。 鲍尔默曾经对分拆消费业务的想法嗤之以鼻。他去年10月在一次行业会议上将提出这一建议的高盛分析师萨拉·弗莱(Sarah Friar)称作是“傻帽”。他还说,弗莱的建议是“我有史以来听到过的第二傻的想法”。但他并未透露最傻的建议是什么,弗莱随后也离开了高盛。 不过,鲍尔默还是需要对微软进行一番改革。麻省理工学院的迈克尔·库苏马诺(Michael Cusumano)曾经在多本书中对微软进行了批评。他认为,微软已经陷入平庸,毫无希望。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微软的董事会不够强势,除了持有5% 股权的微软最大个人股东盖茨外,没有人能够驱逐CEO。“鲍尔默已经成了Windows的好仆人。”库苏马诺说。 微软是否已经无药可救?虽然处境越发艰难,但平板电脑市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第一代iPhone诞生至今也只有4年。很多遭遇过比微软更大困境的公司最终都挺了过来。苹果就是科技史上最著名的翻身案例。摩托罗拉和Netflix也都曾经濒临绝境。而微软至少还拥有440亿美元的庞大现金。但要成功复兴,都必须要满足一点:拥有强大的领导力,而且要愿意忘掉过去,拥抱并不确定但却充满希望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