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甲骨文“吞日”一周年IBM新年新动作 甲骨文“吞日”一周年:利益下的整合 甲骨文公司在2010年1月底正式收购SUN微系统公司。从那以后甲骨文追求的目标就是帮助SUN从亏损的状态中解救出来:实现盈利。甲骨文的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在2009年9月表示,在等待甲骨文以74亿美元收购SUN的交易完成的过程中,SUN一个月就会损失1亿美元。从那以后,埃里森就对SUN 公司欠佳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质疑,并且强调说SUN无法从Java中赚取大量的金钱,但甲骨文可以。 而一年来Sun的不断进展也正印证了这样的“豪言”。2010年是Oracle大放异彩的一年,成功收购Sun。借助这次收购Oracle从数据库和商业软件领域跨入硬件供应领域。通过这次并购,Oracle将在服务器、海量存储设备、处理器等领域与其他公司形成更直接的竞争,其中包括HP,CISCO,EMC等等。 不过也正是在这过去的一年中,Sun曾经坚持的那些道路和理念在甲骨文“利益至上”的信条下遭到也严重的打击。在过去的一年中,Oracle的确顺利地接受了Sun的全部业务,但也运用“铁腕”的手段对Sun的各项业务进行整合。在痛苦地整合过程中,不少开源项目成为了甲骨文的“弃子”,更对Sun旗下主流产品进行着“偏利益化”的商业改造。这种对盈利的追求迫使SUN公司以研发为中心的文化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甲骨文对自己全面掌控SUN技术的断言毫无遮掩,即使这样做会让那些公司元老伤心绝望也在所不惜。 甲骨文到底是将SUN毁于一旦还是将SUN拯救于水火了呢?不论怎么说,甲骨文给了Sun更好的生存条件。确实如果被收购前的SUN公司一直在盈利的话,公司可能就不会走到被收购的地步。 虽然甲骨文的某些做法会让某些纯技术论者和老牌SUN拥趸们感到愤怒。但它能让用户感到放心,让用户相信甲骨文有能力来保证这些技术支持的继续,并实现技术的盈利。 IBM Informix下个十年的开始:Informix 11.7 它不只是标志;它是宣言。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它,为什么捕获这个令人惊异的 Informix 11.7 新功能 当 Informix 团队总结 Informix 11.7 的价值时,我们发现很难用一句话来说明。一些人希望强调 Informix 给用户带来的方便,以及新特性可以提供更强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业务需求变化。对于这些价值,我们用一句话来总结:“灵活且可靠...安心睡觉吧” (International Informix Users Group 的主席 Stuart Litel 首先用 “我可以安心睡觉了” 来回答为什么要推荐 Informix 软件。) 其他人希望强调 Informix 用户可以提高效率和性能,可以减少数据库管理花费的时间,减少服务器以及相关的场地、电力、冷却和软件许可证方面的成本。他们喜欢这样总结:“快速且高效...算一下就知道了。” 还有人建议我们应该强调对 IBM Informix 的持续投资的战略意义,向我们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证明我们会实现诺言。这些人希望利用这个版本让用户注意到 Informix 软件加入 IBM 产品组合已经满十年了。但是我们认识到,与其说它标志着前十年的结束,不如说 Informix 11.7 — 以前的代码名是 "Panther"— 标志着 “IBM Informix 下个十年的开始”。本次专辑我们将分别解释提供上述价值的Informix 11.7功能。希望能够引起您的兴趣…… GTK+3.0终发布:诸多新特性亮相 关注已久的GTK+3.0终于发布了,真是等着让我脖子都掉下来了。没想到这么快两年了。如今它终于发布,不记录点文字还真是过不去,我就稍微详细地介绍下GTK+3.0吧。 既然是图形库,如何绘制图形当然是最重要点。请注意,GTK+3.0在这点上,并不是革新的,因为GTK+2.x即已经在绝大多数地方使用Cairo绘制了。Cairo是什么?它是一个矢量的绘图库,Firefox使用Cairo进行网页的绘制和文字排版。目前,在3.0中,所有跟图形绘制相关的东西,已经全面转移向Cairo了。跨平台相关的代码,基本上都在事件、屏幕、拖曳等处理上了。现在,即使开发者拥有自绘的界面或控件,也能保证在各种平台下有一致的效果了! 前面说到了,GTK+3.0的完全Cairo支持让它的跨平台性更好了。除此之外,还有“平台扩展”能力的大福提升。什么是“平台扩展”能力?对,得益于全新的架构,只需要实现一个后端,GTK+便能以HTML 5的姿态显示出来。与其同时,GTK+的Wayland后端也在积极开发当中,基本上能在Wayland正式发布时,也有一个标准的GTK+可以使用。 虽然让人等了很久,但是GTK+显然很好地完成了一次平台清理和新特性的加入,可贵的是它依然保持了细小的个头,将能在移动或嵌入式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自身架构的改变让它可以继续不断地进化,让Linux桌面变得更好! 拥抱开源:伦敦证交所的Linux之路 伦敦证券交易所(LSE)决定改而采用基于Novell SUSE Linux的系统和用C++编写的新匹配引擎——定于2011年2月14日投入到其主交易市场,这一重大决定是伦敦证交所在两年前任命新首席执行官后不久作出的。新系统把原来的微软.Net程序换成了用C#编写的、在微软Windows Server和SQL Server上运行的程序。 在过去的两年里,伦敦证交所一步步完成了拥抱开源,向Linux平台转移的步骤。我们不妨一起通过本专辑来回顾伦敦证交所的Linux之路吧! Opera发布两个开源项目提高网络兼容性 2月11日 Opera软件公司宣布发布OperaWatir和OperaDriver这两项开源项目以提高网络兼容性。在网站及应用的开发或测试工作中,OperaWatir和OperaDriver可以帮助开发者们更快完成他们的工作。据悉,与耗时的手工测试相比,OperaWatir和 OperaDriver帮助开发者们进行自动测试,实现包括点击链接、输入文本和提交表格等在内的需要用户执行的与网页互动的行为。 OperaWatir是开源开发工具包WATIR(Web Application Testing in Ruby)的一个分支,其最初版本就已经涵盖了所有的主流浏览器。对于已使用Watir进行内部测试的组织机构来说,OperaWatir让他们在进行自动测试时可以加入Opera。 Opera软件公司首席技术开发官Christen Krogh先生指出: “随处可用的网络才是最好的网络。OperaWatir和OperaDriver是Opera在打造最好网络方面的又一次努力。同时,我们也可以帮助开发者们减少技术开发时间,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他们的兴趣爱好中。这样才能人人获益,网络发展则在跨浏览器兼容性方面取得又一次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