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LUPA开源社区 首页 IT综合资讯 查看内容

数据研究:2010年国内操作系统回顾

2011-1-28 17:22|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3382| 评论: 0|原作者: 腾讯科技|来自: 腾讯科技

摘要: 操作系统是用户使用各种终端设备的必要桥梁,对于目前主流的网民来讲,操作系统可以根据终端的不同分为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在2010年,这两大类操作系统的发展各有不同,CNZZ(data.cnzz.com)根据互 ...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发展情况

在2010年,对于很多准备入手新手机的国内消费者来讲,都会考虑一下是否要入手智能手机,这种在手机内安装了相应开放式操作系统的手机正在开始逐渐为国内手机用户所认知并接受,目前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上主要流行的操作系统主要有iOS,Windows Mobile,Symbian和Android。在无线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上网浏览是智能手机最重要的功用之一,下面CNZZ(data.cnzz.com)根据互联网接入终端的发展变化情况,对国内智能手机在2010年的发展进行分析。

根据CNZZ数据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苹果iPhone系列手机上网的人数在几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鹤立鸡群,占据所有智能手机所产生的网络流量的42.57%。同时,iPod Touch和iPad这两个同样运行iOS的移动上网平台也产生了相当多的流量,两者产生的页面浏览量之和达到iPhone的85%。紧随iPhone后的是Windows Mobile系统,其产生的页面浏览量占智能手机总体的比例为25.60%,并且有下滑的趋势。Symbian系统产生的页面浏览量占总量的22.34%,排名第三位。Android尽管人气很旺,但流量水平还暂时排在第四位,达到9.17%。

今年苹果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以iOS为系统的移动智能平台上,创造了一系列的销售神话,iPad在全球几百万的出货量,重新定义了一种消费电子产品,而iPhone 4在全球又创下销售记录,在国内更是价格居高不下,长时间处于缺货状态。

iPhone的用户大多有着足够的消费能力,可以负担得起足够的无线网络费用,这是iPhone手机产生了最多的页面浏览量的重要原因。

CNZZ数据研究 —— 2010年国内操作系统回顾

尽管凭借着多年的市场积累,微软的Windows Mobile系列还能够在国内保持着一定的市场规模,但对比起iPhone和Android的流畅操作,Windows Mobile的使用体验已经落后很多。为了挽回劣势,微软公司在今年11月推出了最新的智能手机系统Windows Phone 7,上市后评价毁誉掺半,许多重要功能的缺失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前心存疑虑,而对于国内用户来讲,搭载这款系统的手机可能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会在国内正式的大规模上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微软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在国内将处于青黄不接的局面,预计其产生的页面浏览量的比例在明年还将进一步的下降。

根据多方资料显示,国内智能手机保有量的老大都是Nokia旗下的Symbian系统,但这一系统产生的页面浏览量却仅排名第三,这表明使用Symbian系统的智能手机用户较少使用手机浏览网页,与iPhone等互联网智能手机不同,Symbian更常以相对传统的手机的面目出现,其操作系统的设计也大部分将互联网应用放在不高于通话、短信与交互甚至拍照等应用的地位,这使得用户较少使用该类手机浏览网页。

CNZZ数据显示,虽然iPhone系列手机的页面浏览量在市场中居于领先地位,但实际上使用手机终端访问网页并非是手机上网的主要应用。在这里,如果以支持方便地开发和下载应用程序为划分一般智能手机和先进智能手机的标准,在Meego和WP7机型大规模推向市场以前,iOS和Android操作系统在系统的先进性上占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以此为标准,据CNZZ在无线数据领域的合作伙伴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以Symbian的S60系列操作系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机型仍然以明显的优势居于互联网流量消费市场的主要地位,这个系列的手机虽然在网页浏览的易用性和显示效能上与iPhone和Andriod系统的手机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聊天应用、软件应用、收发彩信等其他涉及到互联网的应用中仍然找有巨大的优势。CNZZ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市场上此类机型的极高保有量优势。未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优势可能会被更多的先进智能机型慢慢替代。

CNZZ数据研究 —— 2010年国内操作系统回顾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