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者 PC革命的根源在于操作系统和处理器,动力则来自于移动时代对设备便携的要求。 “人们对平板电脑的基本要求是轻便、电源持久、高速上网,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处理器,英特尔的处理器功耗太大,所以非常费电,运行速度也比较慢,采用英特尔Atom处理器的上网本之所以会被淘汰,也是因为无法解决这两个问题。”方礼勇说。 “微软的移动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实际上是PC系统的裁减版,在手机上使用效率及性能都不高。” 这使得英特尔和微软在手机与电脑的融合进程中遭遇滑铁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智能手机的不断进化中,出现了两个颠覆性的角色:ARM和Google。 最近芯片设计厂商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高级精简指令计算机)开始频繁被拿来与巨头英特尔相比,这在之前还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ARM不仅代表一个公司,也代表一种技术和微处理器。与英特尔用于PC的通用式处理器的区别是,ARM把其应用中不需要的部分裁减掉,以实现低功耗。与英特尔相比,ARM属于低端处理器,因而一部基于ARM的智能手机性能当然无法与一台电脑相比。然而,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总需要一台电脑,这成就了ARM今天的辉煌:占手机处理器市场90%份额,这一数字在上网本领域是30%,平板电脑领域则为80%。 ARM的总裁都德·布朗说,英特尔和ARM井水不犯河水的时代已经过去,在PC和手机产品的中间地带,ARM和英特尔的大战不可避免。 而Google为智能手机研发的Android操作系统已一举攻陷了诺基亚的Symbian系统,成为苹果iPhone之外增长势头最为强劲的手机操作系统。借助与Android的合作,HTC迅速成为智能手机领域的一颗新星,摩托罗拉和三星等手机厂商则得以在智能手机时代再度与诺基亚比肩而行。作为一个全开放的平台,Android获得了绝大多数硬件厂商的青睐,其开发者数量也已紧逼苹果的私家iOS系统。 Android的势头甚至直逼基于iOS系统的iPad。 “尽管iPad目前独领风骚,但随着Android不断升级和产业链完善,厂商阵营逐渐丰富,它一定会超越苹果,一个封闭的系统很难与开放平台相抗衡,因为苹果只有一家。实际上苹果只不过是把当年PC市场的经历又复制一遍,它曾经在PC领域以独特的理念引领了趋势,但最后沦为小众产品。当平板电脑标准兴起后,苹果可能会走向弱势。”启迪创投董事总经理薛军对本刊记者分析说。 然而,Android系统固然有好处,但开源的架构也同样影响了软件的兼容性问题,Google并没有对这些软件进行最严格的审核,与能够稳定运行在Windows和苹果Iphone OS上的软件完全不同,后者的审核机制非常严格,可以保证面向终端的软件可以流畅运行,而这些正是Android所欠缺的。 Wintel联盟或将瓦解 一直以来,在除了苹果iMac之外的大多数电脑中,无论它们外形如何,贴着谁家的标牌,其基本架构都是“微软操作系统(Windows)+英特尔(Intel)处理器”,这个体系被称为Wintel。 事实上,当今天Wintel受到挑战,并不仅仅是这两家公司在战斗,在它们背后还有数以万计的软硬件合作伙伴,包括几乎所有的电脑制造商和软件厂商。Wintel已经形成了一个包含完整上下游产业链的生态系统。 “Wintel的伟大之处在于建立了一个标准化的通用PC平台,所有厂商基于这个架构开发产品,产品兼容性高,更新换代迅速。这就是为什么Wintel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商业帝国,统治市场这么多年。”方礼勇评价说。 垄断与创新总是对立的。尤其是占据了PC桌面长达25年的微软,尽管版本一再更新,但对于看惯了Windows老脸的用户来说,它似乎一成不变。 随着Android+ARM的“双A”架构风靡于平板电脑,威胁PC的市场份额,传统PC厂商纷纷对其张开怀抱。Wintel这个固若金汤的联盟也开始出现瓦解的迹象。 以全球第二大PC厂商宏碁为例,在其2010年11月展示的平板电脑中,除了Windows系统的产品之外,同时还有Android产品。这也是多数PC厂商的策略。业内人士指出,英特尔和微软过去在PC产业链中获得了最大的利益,下游厂商没有更好的筹码谈判,盈利和生存状况相对艰难。而基于ARM和Android架构的平板电脑的性价比远高于Wintel。 “2010年1月的CES上众厂商就拿出了Windows系统的平板电脑,为什么整整一年都没有上市?因为大家都知道搭载Windows的平板电脑性能根本无法满足需求,销售情况一定不理想。他们都在等Android的研发进度,这才是真正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Windows的产品只是个配搭,但不能没有,一方面大家对于微软和英特尔都有所忌惮,另一方面,两巨头正在加紧平板电脑的相关研发,未必不成功。”一位PC厂商负责人对本刊记者分析道。 “我们已经全副武装地上战场了。”谈到平板电脑,在2010年7月微软年度财务分析师会议上,微软CEO鲍尔默激动地表示,“我们已经有了应用基础和用户熟知度,有强大的硬件合作伙伴,这就是所谓强大的能力。” 除了加快Windows 7进驻平板电脑的速度,微软已经着力研发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与此相对应的,英特尔也已经开始在研发更适合移动设备的Medfield处理器和Oak Trail处理器。 他们还是不够快。苹果的第二代iOS操作系统和Android3.0版本都将在2011年推出,这对Wintel来说将是又一重进攻。 在巨大的压力下,Wintel联盟内部也产生了裂隙。微软开始与ARM建立合作关系,并推出支持ARM的CE版本Windows;英特尔也在与诺基亚合作开发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Meego。 “如果微软和英特尔发力,所有的PC厂商都将追随,这种规模效应仍然非常可怕,尽管Android如日中天,但它的商业效应还不明显,苹果再强大,其电脑产品也只占10%的市场份额,想要攻破Wintel强大的商业帝国还差得很远。”方礼勇评价说。 另一个问题是,平板电脑无法完全取代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我不认为所有人都想要一台平板电脑。我已经开过数次新闻发布会了,每次都看到记者们总要在会议开始前花10分钟时间把自己的iPad搞成笔记本的样子。”鲍尔默嘲讽道。 当然,无论技术及公司力量如何血战,用户大可以坐等日臻完美的产品送到手中。战争越血腥,产品越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