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康培凯一直在致力于推动诺基亚进行转型,用他的话来讲,“公司将从整体上转向互联网,诺基亚不再是一家纯粹的手机公司。”应该说,这不仅切合了行业发展的趋势,而且对一家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已高达40%,但利润率却不断低迷的公司而言,从低利润的“硬”(设备制造与销售)走向高利润的 “软”(互联网应用与服务),不失为一条保持企业持续增长的道路。当年IBM不就是这样做的吗?诺基亚的策略不可谓不凌厉,它甚至图谋实现对高、中、低端用户的全面覆盖,尤其打算“通过低价位的具备上网功能的手机提高渗透率,以此提高诺基亚在互联网增值应用上的卡位”。如果成功,诺基亚将在商业史上留下又一段经典案例。可结果已如我们所知,转型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反而进一步模糊了用户对诺基亚的认知。 在失掉高端智能手机这个“山头”后,诺基亚的处境顿时变得艰难起来;目前,如何夺取这块“战场”似乎成了诺基亚的当务之急,舆论关注的焦点,也大都集中在诺基亚将如何迎战苹果和Google上。而另一方面,或许是由于诺基亚曾经成功地应对过来自低成本竞争对手的挑战,因此很少有人再讨论,像中兴这样通过低成本创新而崛起的厂商,会给诺基亚带来怎样的威胁?2010年上半年,中兴在全球的手机销量已达2800万部,稳居行业前六。显然,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如果在与苹果们的角逐中失利,诺基亚还能退守中低端吗?它是否会陷入“夹在中间”、进退失据的更加糟糕的境地? 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战略定位和明确的取舍。过去,诺基亚在我们心目中曾长时间占据着“最好手机”的阵地;然而现在,这块阵地已因外敌的入侵而瓦解。也许对于埃洛普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不是找到一款“伟大的产品”,而是重获用户认知,甚至不惜像一名“新手”那样重新起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