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LUPA开源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文章 帖子 博客

微软踢馆事件背后:重返打盗版引不满

2010-8-25 09:13| 发布者: joejoe0332| 查看: 2847| 评论: 2|原作者: 21世纪经济报道|来自: 21世纪经济报道

摘要:   “跳楼像表演,砸牌子显得更直实。”8月23日,50多岁的十目认证(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目公司)首席设计师周敬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像个愤青。他真的这么做了。8月24日上午,周敬之起了个大早,前往北京望 ...

  再度“打盗版”

  十目事件,暴露出了微软悄然改变的中国策略:告别陈永正时代的唐装时代,重回之前的“打盗版”时代。

  “我敢说在全球十目是唯一敢跟微软打官司,并且能赢得官司的公司。”周敬之说。

  他告诉记者,行业内存在很多类似情况,但很多公司选择忍气吞声,因为这些公司还希望与微软合作,采购微软的数据库、中间件产品、服务器产品,然后在这些产品上开发应用、集成解决方案。

  放弃微软的代价,是失去微软这个合作伙伴。周敬之表示,今后十目管理软件将不再使用微软的数据库、.net中间件、服务器操作系统、CRM等产品,改而采用IBM、甲骨文相关产品。

  但是微软这些产品拥有十分庞大的客户群,周敬之说,事实上他也不愿意这种情况发生,希望继续合作,但是微软在中国越来越不重视本地合作伙伴,合作没有办法继续。

  而不能继续合作的原因,周敬之归结为微软公司在中国频繁更换高管。“从吴士宏、杜家滨、高群耀、唐骏、陈永正,再到梁念坚,微软中国区的领导人走马灯似的换,换一任总裁,就实行一套政策,或者换一批管理层。”

  周敬之说,十目软件就是高层频繁换班与政策不延续的牺牲品。以白沙集团的项目为例,一共经历了四任项目经理,最初的一个项目经理叫赵雨,然后依次为李涛、廖庆丰、辛尔伦。随着微软(中国)公司高管换班,这些人都已经离开了微软。

  周敬之认为,微软的管理制度本身并没有问题,高管频繁变换是中国区特有的问题。而中国区高层频繁换班的原因是微软中国区政策的摇摆。

  陈永正之前,微软认为中国市场的问题在于盗版问题,试图降低中国的盗版率以提高营收。陈永正时代,微软中国改弦易辙,通过合作伙伴,以及地方政 府推动中国地区的销售。当时微软在中国发展了许多重要的合作伙伴,十目软件是第八家,排在十目前边的有浪潮、中软、宝信、浙大网新等公司。此外,微软还与 各个省、市政府成立微软创新中心,提供本地化的技术与服务支持。

  陈永正离职后,新任管理层再度恢复以前的政策,通过打击盗版赢利市场,与大企业谈判,对中型、小型企业发律师函。数家中小企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2009年之后都收到微软的律师函,要求公司购买正版微软产品,否则将通过起诉索赔。

  事实上,自2008年以来,微软已经在深圳、上海、北京赢得了数起诉讼。


酷毙

雷人

鲜花

鸡蛋

漂亮
  • 快毕业了,没工作经验,
    找份工作好难啊?
    赶紧去人才芯片公司磨练吧!!

最新评论

关于LUPA|人才芯片工程|人才招聘|LUPA认证|LUPA教育|LUPA开源社区 ( 浙B2-2009018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6705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