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绿坝的故事” 关于“绿坝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08年。 当年1月14日,工信部前身信息产业部发出关于征集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紧急通知。随后即2008年5月14日,工信部宣布采购绿色上网过滤软件 产品一年使用权及相关服务,标的价格为4170万元。 之前少有人关注的两家公司成为了获益者。一家是北京大正分得1990万元,另一家是郑州金惠分得2180万元。其中北京大正提供花季护航上网管 理软件,郑州金慧提供金惠堵截黄色图像及不良信息专家系统,这也就是后来为外界熟知的“绿坝·花季护航”软件。 而此后工信部软[2009]226号文件——《关于计算机预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的通知》称,“计算机生产及销售企业应于2009年6月底完成 ‘绿坝·花季护航’软件预装测试等相关工作,2009年7月1日后出厂和销售的计算机应预装‘绿坝·花季护航’软件。” 这份文件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市场一些观点质疑这种强制做法是否妥当。随后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意是按市场规则、按自 愿的原则办的,装上这个软件以后“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并指出“不强制安装绿坝软件”。 而绿坝软件并未得到喘息就又陷入了“抄袭门”。位于美国加州的“固体橡树”公司(Solid Oak Software Inc。)宣称,中国正在推广的“绿坝·花季护航”过滤软件含有从该公司软件中窃取的部分内容。 就是这一个小小的绿坝,却上演了如此曲折的故事,而令人意外的是就在大家将要淡忘它的时候,又起了波澜。 “大家都是输家” “中国互联网分级一直存在问题,黄、赌、毒一直存在,因此中国需要有企业、机构提供过滤软件。”互联网资深人士、正望咨询总裁吕伯望7月14日 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这个方向没错,只是有的地方存在问题。比如招标时可能存在‘猫腻’,这两家的信息没有公开,不透明,为什么选择这两家公司?而且绿坝软件涉嫌 原代码抄袭的问题,在商业上属于不守诚信,而且引起了外交问题。此外,2009年7月1日强制装此软件,可以对青少年‘一刀切’,但对大多数用户‘一刀 切’,政策就显得有些‘粗糙’。”吕伯望进一步称。 尽管有数据显示,“绿坝·花季护航”安装下载量达到2000万套,而且联想集团相关人员7月1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联想以前也曾 有随机光盘发放,不过大多PC厂商对此显然并不是太在意。据悉,包括索尼、戴尔等在内的电脑厂商,已停止个人电脑的绿坝软件预装工作,甚至停止了该软件预 装光盘的随机发放。 “大家都是输家,没有赢家。”吕伯望认为,这种情况无论是政府、企业、用户都是“受伤者”。 对于绿坝软件的未来,吕伯望称:“这个产品可能会逐渐为人们所淡忘,但是净化互联网的方向是没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