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 - Apache称霸互联网 Apache的HTTP服务器向世人证实了,一个开源产品是如何做到主宰市场的。Apache最初由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国家超级电脑应用中心 (NCSA)开发,从Apache 2.x 开始不包含任何NCSA的代码。 Apache的HTTP服务器,让用户充分体验到开发源码软件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定制性。在2005年11月的时候达到接近70%的市场占有率, 虽然该数据后来有所下降,但在短期内其霸主地位还是无法撼动。 1998年 - Netscape的浏览器开源 在和微软的浏览器争夺战中,Netscape的收费策略不敌微软的免费策略,再加上其他因素,最终败阵。1998年Netscape决定将其浏览器 开源,并成立开源社区Mozilla。 虽然Netscape陨落了,但没有它,就不会有Mozilla;没有Mozilla,也将没有FireFox。Firefox的影响力,我们都知 道的。 补充一点,好像很多朋友虽然知道Firefox,但不知道Mozilla还有另一款基于Firefox开发的浏览器--Flock。Firefox 比 Flock更占用资源。比如打开同一网站,FF占用120M内存,而Flock只用80M。另外,只要能在FireFox上安装的插件,都能在Flock 上安装。本人现在默认的浏览器就是Flock。 2004年 - Canonical公司发布Ubuntu 2004年10月20日,当南非富翁马克·舍特尔沃斯创立的Canonical公司,发布其首个基于Debian的Linux操作系统Ubuntu 时,很少有人能够预料这个系统能有这么巨大成功。Ubuntu出色的桌面系统,使其迅速成为最广泛使用的Linux操作系统。 后记 在开源历史上,有趣并重大的事情很多,要想列出一份只有几个的“重大事件”的列表,还是有困难的。如果要您来列一份重大事件表,不知您会加入哪些? 不管您是否同意这份列表,欢迎拍砖。如果可能,请晒出您的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