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美国《纽约时报》网络版今天撰文称,包括谷歌、IBM和甲骨文在内的多家科技巨头都在欧洲开展积极的游说活动,希望欧盟各级政府采购开源软件,从而打破微软在这一地区的领导地位。 以下为文章全文: 游说大战 一项旨在为欧洲各国政府提供软件采购建议的计划引发了美国软件巨头微软与谷歌、IBM、红帽和甲骨文等竞争对手之间的游说大战。这场大战有可能会重新定义专有软件和开源软件的竞争版图。 双方争夺的焦点在于一份名为《欧洲互用性框架》(European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的文件,这是由欧盟委员会向欧盟27个成员国的各级政府提供的软件采购建议。谷歌、IBM、甲骨文和红帽等开源软件倡导者正在通过一个游说集团大力推动该文件对开源平台的支持。 虽然开源软件目前只在欧洲政府系统占据很小的份额,但这场大战有望通过鼓励政府购买开源软件的方式来动摇微软在欧洲公共领域的市场领导地位。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这些指导原则有可能会使欧洲及其他地方借助开源标准的推广提升互用性,但同样有可能继续要求大型组织从一组存在竞争关系的专有系统中选取一家供应商,并一直使用下去。 欧盟委员会计划于今年底发布指导建议。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的预测,欧洲各国政府今年将将斥资157亿美元采购软件,其中19%用于采购欧洲本土软件。 欧洲先行 红帽企业事务执行副总裁汤姆·拉本(Tom Rabon)说:“欧洲有机会在这一问题上成为全球的领导者。”红帽向企业和政府出售开源软件,其用户包括荷兰鹿特丹市政府、意大利司法部和法国教育部。拉本说:“如果他们不把握这一机会,欧洲就将成为一个跟随者。” 在输掉了一起历时10年的欧洲反垄断官司后,微软被迫将其服务器软件的机密互用性代码授权给竞争对手,但该公司仍然反对在欧盟的文件中对一揽子开源软件进行背书。微软表示,此举会阻止客户购买专有软件,从而限制了选择。 根据微软最近发布的财报,该公司至少有半数收入来自为电脑和服务器开发的专有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桌面应用套件。 IDC驻伦敦研究总监简·达菲(Jan Duffy)说:“互用性是一个大问题,有可能会改变现状。可以这么说,欧洲多数国家已经开始在公共领域探索开源候选方案,希望借此节约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