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不属实 绿坝将继续提供免费服务? 针对《京华时报》报道,陈小盟在接受《TechWeb》的“独家专访”时说:“报道中的‘项目组已解散散’、‘30多名员工遣散’、‘2000 万用户无技术支持’都不属实,不知他们从哪听来的,我们打算发布相关声明。” 而在电话中,北京大正工作人员亦对本报记者说,“我们”将会给出统一的答复,确切的时间是,“尽快”。 陈小盟告诉《TechWeb》,“即使国家不再采购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会为广大网民提供免费服务。公司有很好的过滤技术,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们都会认真完成这项任务,这一点是非常坚定的。” 他表示,“这款软件保护了网上的弱者,是国家做的一件好事。这次也仅是我们的内部调整,和用户没有直接关系。” 陈小盟还透露,绿坝花季护航软件的运营很正常,每月有数万级的用户使用,下载呈递增趋势。 乐观的还有,在2006年某杂志举办的风险投资会议上,绿坝开发方郑州金惠公司财务总监梁宇云就曾乐观预计,到2010年,该公司的收入将超过 6亿人民币,净收益接近3亿人民币,“也就是说我们利润率很高的,因为我们是一个软件公司。” 绿坝曾陷“安全漏洞”和“剽窃”嫌疑 不过,据相关资料显示,某网站的调查中,有80%的网友表示不会使用绿坝。 绿坝推出不到一周的时间便发现了重大安全漏洞,还被国外软件商指有“剽窃”嫌疑。例如,2009年6月12日,美国密歇根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J. Alex Halderman教授发表了一份绿坝分析报告,其中提到绿坝包含多个安全漏洞,建议安装了的用户立即卸载。同时,报告还指出,绿坝违反了开源协议。 另外,2009年6月13日的美国《华尔街日报》披露,美国加州一家名为Solid Oak Software的软件开发公司计划起诉“绿坝”剽窃了他们的技术。 对此,有人认为,因时机不成熟,“绿坝”绿化全国上网计算机的计划搁浅,各厂商、相关单位及用户自行决定是否安装使用,绿坝返回老家再深造;或者,“绿坝”肩负绿化网络重任,继续前行。 绿坝的那些事儿 2009年4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工信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校园网络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安装使用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在当年5月底前,各中小学校联网的计算机终端均能安装运行好绿坝软件。 2009年5月19日,工信部下发通知,要求2009年7月1日之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的个人计算机出厂时应预装最新版本的“绿坝- 花季护航”。 2009年6月9日,针对网民对绿坝会监视并收集用户隐私信息的担忧,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该软件对用户上网行为不进行任何监控,也不搜集任何用户信息,只过滤色情等不良网络信息,并可由使用者自行卸载。 2009年6月12日,美国密歇根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一教授提出,绿坝包含多个安全漏洞,建议安装了的用户立即卸载。 2009年6月13日的美国《华尔街日报》披露,美国一家软件开发公司计划起诉“绿坝”剽窃他们的技术。翌日,绿坝开发商之一的郑州金惠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相关人员表示,“绿坝”不存在剽窃。 2009年6月30日晚,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称由于“一些企业提出工作量大、时间仓促、准备不足,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推迟预装绿坝软件。” |